特朗普先出招,对欧盟和墨西哥加征30%,不怕欧盟、墨西哥反制?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特朗普对欧盟和墨西哥,加征30%关税,时间定在8月1日启动。
消息一发布,金融市场一阵波动,欧盟震惊,墨西哥表态。
他为什么这么有底气?下一步还有多狠?
特朗普下死手,一纸信引爆多国神经
特朗普直接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扔出两封信,一封写给冯德莱恩,一封写给墨西哥总统辛鲍姆,都不长,但内容震撼。
“8月1日起,对所有欧盟和墨西哥输美商品统一征收30%关税。”
没有铺垫,没有谈判过程,没有预警,这种操作像极了他2018年的“钢铝关税法案”翻版,简单粗暴,一锤定音。
欧盟傻眼,墨西哥懵了,媒体炸锅。
这两个国家在2024年,都是美国贸易伙伴。
欧盟出口美国超6300亿美元,墨西哥更夸张,突破了7800亿,现在特朗普这一刀下去,等于把两大经济体统统推上谈判桌,还不给缓冲期。
我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觉得眼熟,果然是特朗普的套路,极限施压,逼对方先动。
他在信里列得明明白白,墨西哥罪状是毒品泛滥、移民不控;欧盟则是“不公平贸易+高关税+补贴新能源”。
这招狠就狠在不给解释空间,谁想谈,谁先让。
特朗普从来不讲外交辞令,他讲的就两样东西:数字和控制。
对墨西哥,他知道底牌在哪。
2025年5月墨美边境的非法移民流量再次飙升,得州州长公开批评白宫软弱,特朗普抓住这口风,直接甩锅墨方。
对欧盟,他不怕撕破脸,他认为美国在北约出钱最多,在贸易吃亏最多,在新能源技术受限最多。
现在当总统了,先找最近的“老盟友”开刀,才能对国内喊出“我兑现了保护工人”的承诺。
你看他故意把这件事,放在“欧洲议会通过对华新能源反补贴关税”之后公布,时间卡得死死的。
欧盟刚转身对中国动手,特朗普就告诉它——“你敢动中国,我就动你。”
不是为了保护中国,而是想给欧盟提个醒:你还没资格骑墙。
特朗普搞的是一石三鸟的剧本。
其一,对内稳住白人蓝领票仓,毕竟Rust Belt那几个州2020年输得太憋屈。
其二,对外试探欧盟反应,看有没有能“单拉出来谈”的国家。
其三,把中国当诱饵,引欧盟表态,看它敢不敢跟中方靠近。
这种打法像不像牌桌上的诈胡?出个30%关税的炸弹,等你一翻牌,他再跟你换招。
有人说他赌得太大。可特朗普打的就不是算术,是心理战。你越怕出事,他就越敢拉高筹码。
欧盟嘴硬心虚,反制没底气
消息传出后,布鲁塞尔陷入混乱,欧盟委员会召开紧急视频会议,讨论是否启动“反胁迫工具”制裁美方。
工具早有,方案也有。
2022年就批准过,只要非成员国采取经济威胁,欧盟可以通过关税、限制采购、撤回互认标准等方式还击。
但问题来了——这30%是威胁?是实招?还是逼谈判?
没人敢确定。
德国先出声,工业联合会表态:“保持冷静,勿冲动应对。”
法国财长则强硬:“欧洲不是附庸,必要时必须反击。”
意大利犹豫不定,波兰直接说别轻举妄动。
这么一来,欧盟内部就乱了,反制需要27国投票,没有共识,什么都推不动。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德国汽车股第一时间跳水,宝马和大众盘中跌超4%,因为这些厂子本身就在美国设有组装工厂,出口美国是刚需,被卡脖子就等于直接断货。
欧盟短期只能用“延迟”这张牌。
7月14日原本要生效的,针对美牛肉和玉米的报复性关税,被“技术原因”推迟审议,这背后,就是想再拖几天,看能不能私下谈个条件。
问题是,特朗普根本不给时间,他在“真实社交”上连发三条贴文,强调欧盟必须在两周内给出“清晰的、结构性回应”,否则美方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开始起草进一步加税清单。
这哪是谈判,根本就是压招。
特朗普对欧盟的矛头,不只是经济,还有地缘政治。
他直接指控布鲁塞尔,在乌克兰危机中“搭美国便车”,在中东问题上“虚伪”,在非洲能源开发中“阴奉阳违”。
这些话没人回,但每一句都戳到了欧洲的痛处。
关键还在于——中国。
冯德莱恩刚刚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结果特朗普一句话让她进退两难。
你要反中,美方先罚你;你要对中示好,自己打自己脸,这种局面,哪头都不是,动一下都挪不动。
在我个人看来,欧盟不怕美国征税,它怕的是自己没法对齐。
这才是特朗普真正算准的地方,他不在乎欧盟整体,只要掰开几国,局面就塌一半。
所以法国鼓动反制,德国呼吁冷静,东欧国家想拖,美国等着挑软的捏,等大家内部吵够了,特朗普再丢个“特殊贸易安排”提案,搞个“一对一协商”,谁能扛住?
反观墨西哥,那边反应更快。
总统办公室连夜回应,说愿意“展开磋商”,不排除寻求“过渡性缓冲机制”。
这话听起来中性,但外交语言里已经是在找台阶下。
欧盟这边连台阶在哪都还没看清,8月1日的刀已经悬在头上。
特朗普留了中国“空位”,逼欧盟自己上钩
这场关税战,看上去是美欧、美墨两线开火,实际上,背后绕不过的那个“变量”,叫中国。
特朗普没提中国,却处处暗示中国。
关税清单上没有中国产品,没有中企名字,这种“刻意忽略”,比直接点名更有杀伤力。
什么意思?谁都能打牌,唯独中国是张底牌。
我觉得,这招比2018年那一轮更狠,那时候特朗普是直接打中国,这次是拿中国做杠杆,借刀杀人。
欧盟正在调查中国电动车补贴案,打算在年底前追加关税。
刚放出风声,特朗普就动手对欧盟下重税,看起来像是惩罚欧盟,其实是在提醒:你敢打中国,先挨我一拳试试。
这种信号欧盟肯定懂,媒体第一时间问布鲁塞尔:是不是该重新考虑对华政策?
欧盟议会新闻官含糊其辞:“中国是欧盟重要的经济伙伴,我们不希望外部事务影响判断。”翻译一下,就是开始犹豫了。
可这时候的特朗普,还在掐准欧中产业链的位置出刀。
电动车、电池、太阳能板、储能系统,全部是中欧互动最密的部分。
欧盟虽然嘴上说去风险,身体却很诚实。
德国60%的动力电池依赖中国,比利时有30%的光伏模块来自中方。
你要查中国产品,特朗普就在这时候说:美国欢迎中国投资,关税暂时不动你。
什么意思?你欧盟要是继续打中国,美国可能变身“低价接盘侠”,把订单全引过来。
这对欧盟来说,简直是噩梦。
而且特朗普他还试图挑拨欧中之间的“技术壁垒”矛盾。
公开指责欧洲“既靠中国商品赚差价,又不让中方参与高端专利合作”,这是逼中方“看清谁才是真朋友”。
这种搅局方式,不是两国游戏,是把欧盟夹在中美之间,让它动弹不得。
特朗普打墨西哥也用了中国,理由之一就是:墨西哥成了“中国产品绕开关税的中转站”。
过去两年,大量中国制造经墨西哥组装后“原产地转换”,再进入美国市场,规避中美之间的关税限制。
特朗普这次发火,就是把这层窗口打掉,断掉所谓“中国-墨西哥-美国”路径。
一边打墨,一边盯欧,中间留中国,特朗普这次摆明了要三边同时洗牌。
我认为,这轮贸易战不完全是经济工具,更像一场地缘围棋,棋盘上最核心的格子不是欧盟、不是墨西哥,而是中国。
你往哪靠,决定你是被用,还是被打。
欧盟知道,墨西哥知道,中国更清楚,所以中方这轮回应极为克制,没有高调,没有反击,而是不断释放善意。
商务部连续发言,“欢迎欧方理性看待中欧经济合作”,“支持多边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
看似温和,其实是回敬,特朗普搞的是一锤子买卖,中方玩的是长线局势。
这场游戏的门槛不是关税,而是布局。
反制不响,变局已现
欧盟和墨西哥到底有没有底牌?表面上,欧盟可以动用“反胁迫工具”,墨西哥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申诉机制,听起来都能打。
汉森 欧洲新闻台
可真打得出来吗?难。
欧盟的问题出在“分裂”。
德国要稳增长,法国要政治强硬,意大利关注自身就业,东欧国家连关税细节都没读完。
27国分散利益,根本拧不到一起。
欧盟贸易事务委员会,原定讨论反制方案,最后草案都没拿出来,都怕影响自身出口。
法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报告显示,一旦反击美方,法国车企将面临对美市场关闭风险,损失或达45亿欧元。
德国波音配套产业若受制裁,可能影响5万个工作岗位。
墨西哥这边也一样,总统辛鲍姆虽然说不接受单方面征税,但实际操作是派出副外长紧急前往华盛顿私下协商。
有反制空间,却没人敢用,这就是当前现实,特朗普就是完全抓住这点,不停放狠话。
“30%只是起步”“不排除逐月提高到50%”“欧盟需要新协议,墨西哥得给我安全保证”,这些话天天在“真实社交”上刷屏。
我觉得欧盟现在还剩一个选择:以中国“做缓冲”,搞合作。
比如,在新能源领域暂停进一步对中措施;在全球南方国家市场协调利益分配;在WTO机制下拖延美国制裁议案审议。
这些事看起来技术性强,其实就是在拖时间,找出口。
中国也留了空间,商务部表示,“理解欧方难处”“希望通过机制性对话推动双边稳定”。
工信部甚至提出,中欧可在关键原材料、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标准等方面建立对接机制。
我认为这一轮特朗普出招确实猛,但不长久,欧盟有犹豫,中国有定力,墨西哥求缓冲。
关键就在于:谁能撑过8月1日。谁不慌,谁就能在第二阶段立于不败。
现在,特朗普像个赌徒,牌全摊开,拉人赌命;欧盟像个踌躇的房主,想修墙又怕破窗;墨西哥像个中间人,急着讲和怕被踩。
变局已经在路上,谁先眨眼,谁就出局。
参考资料:
《中美外长在吉隆坡举行会晤:同意加强沟通对话,探索扩大合作领域》·环球时报·2025-07-12
《美对欧盟墨西哥要征30%关税》·环球时报·2025-07-14
《特朗普再次威胁加征关税 欧盟各界呼吁捍卫自身利益》·环球网·2025-07-13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或针对美科技巨头采取反制措施》新华网·2025-04-04
《欧盟说与美贸易谈判仍有“大分歧”》·新华社·2025-07-15
《“不如申请成中国一省” ,德国锂企竟如此“激将”欧盟》·上观新闻
《墨西哥总统:相信能在8月1日前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央视新闻·2025-07-13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