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摄库尔斯克 发表于 3 天前

乌克兰抓壮丁抓到硬茬,直接联系俄军,花钱请无人机轰炸征兵办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最近乌克兰又闹笑话。
乌克兰男子由于被征兵办逼疯了,居然在网上给俄军叫苦,甚至将征兵办的地址和坐标一股脑都发给俄军,希望他们直接将征兵办给炸了!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出问题的人!然而这听起来像地狱笑话,却是乌克兰正在上演的真实悲剧。
图片:乌克兰民众忍无可忍,直接将征兵办地址和坐标给俄军。
据称,俄罗斯军方悄然上线了一项名为“滴滴打乌”的服务,乌克兰民众只需通过一个二维码用比特币支付,或使用特定的Telegram群组,就能直接联系到俄军。
只要上传你所在城市想要轰炸地方的精确坐标,支付一笔费用,然后等待。这笔代打的钱并非明码标价,更像是一种“诚意金”,用以过滤掉无效信息和恶作剧。
俄军在聊天中明显提到:“伙计,钱多钱少无所谓,不够的我们来补足。”
据称,俄军一旦核实情报,将发射无人机或巡飞弹精准“送货上门”。为了强化“客户体验”,部分无人机或巡飞弹的弹体上甚至用油漆刷上了“应XX市民要求”的字样,就像是一种众包式的定点清除服务。
图片:应乌克兰居民要求,俄军派出无人机攻击征兵办。
乌克兰政府最近在国内最大的任务有两项——一项是抓“间谍”,一项就是征兵。
对于前者,现在乌克兰是草木皆兵,之前将一名在乌克兰捡破烂运回国的中国“乌友”抓掉了,因为这家伙为了自己的网店生意,不但捣鼓一些导弹、无人机碎片做成金属铭牌赚国内网友的钱,还作死一样地去搞“海王星”反舰导弹的图纸运回国。虽然这种导弹在东大眼中完全就是落后的武器,但倒腾导弹图纸运往国外的行为却直接将这名“乌友”送进了乌克兰的监狱。
图片:乌克兰抓获“间谍”,其实是在某鱼上倒卖装备残骸的“乌友”。
如果说,这种靠捡破烂赚点小钱的“乌友”也算是“间谍”的话,那么把征兵办坐标直接告诉俄军的乌克兰居民可以说是具有更现实威胁的“间谍”。
战争打到现在这个程度,乌克兰的兵源早已枯竭,随着美西方开始减缓对乌援助,前线的日子更加不好过,战伤战死就是家常便饭,而后续兵员补充就成为大问题。
事实上,从战争爆发那一刻起,乌克兰兵员问题就一直存在,而适龄男子大量逃离乌克兰让这一问题更加严峻。为此,从战争第二年开始乌克兰就将征兵行动演变成了一场无差别的社会抓捕,泽连斯基还专门下达法令要求严惩征兵中的腐败问题,严惩那些收了钱就不会向你征兵的官员,导致花钱也难以躲过征兵。
这些都使得社会怨气逐渐积累,最终出现了将征兵办作为报复对象,向俄军提供征兵办坐标的事情。
图片:一脸茫然坐大巴上战场的新兵。
图片:在战场上才开始训练的乌克兰新兵。
除了固定征兵办外,乌克兰还像献血站一样搞出了“巴士”征兵站,直接将路上的适龄青年抓上大巴带去打仗。
而被抓走的男人,往往只接受不到一个月的仓促训练,就被填进了巴赫穆特、阿夫迪夫卡这些最残酷的绞肉机战线。许多家庭的丈夫、儿子、父亲,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此外,对于被俄军俘虏的士兵,很多都不愿意再回乌克兰,而阵亡在俄罗斯地界上的乌克兰士兵遗体,俄罗斯曾经希望交还给乌克兰,结果泽连斯基居然拒绝接受,甚至直接标注为失踪,以节省家属的抚恤金。
图片:乌克兰征兵官在大街上“抓壮丁”。
乌克兰人的反抗其实早就有了!
之前,有人纵火焚烧了征兵官的汽车,还有绝望的人在征兵办门口拉响了身上的炸弹。
俄军提供“滴滴代炸”服务,其实是让这种早已沸腾的绝望有一个更高效的宣泄渠道。
这种做法除了本身的军事意义外,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战、舆论战,让乌克兰民众更加痛恨泽连斯基当局,并逐步倒向俄罗斯。
图片:阵亡的乌克兰士兵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乌克兰抓壮丁抓到硬茬,直接联系俄军,花钱请无人机轰炸征兵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