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住雨仍未歇 发表于 3 天前

崩不住了!广东东莞新消息,东莞恢复以前的娱乐性质

东莞的晚上,好像变了味儿。以前的热闹劲儿没了,现在是另外一种样子。
新的来了,旧的走了。街上的人少了,但好像也有了些别的故事。
城管最近倒是变得温和了。商家们都说,现在检查的人员会提前发个微信,提醒一下把朝外的灯关掉,或者把灭火器摆正位置。这跟早些年那种突击查封,实在是差太多了,没那么吓人了。
好几家酒吧还装了摄像头,直接就连上了政府的系统。听说音量大小,还有店里来了多少人,这些数据都会传到街道办的电脑上,看得一清二楚。
鳒鱼洲那边的墙上,涂鸦画得是真好看!朋友圈里天天都能刷到有人去那儿打卡拍照。

可是,这地方一过了晚上十点,商场就黑灯瞎火了,什么都看不见。那个用汽车4S店改造的文创空间,里面空荡荡的,就只有几对穿着汉服拍照的情侣在来回转悠。工作人员呢?就坐在长椅子上一个劲儿地刷手机,也不知道在等什么人,可能他们等的客人永远也不会来了吧。
上个礼拜六,正好碰到一队装修工人在拆一个老KTV的包厢。那房间的墙上,还能看见一个个被烟头烫出来的黑洞。听搬家工人说,这地方以后要改成一个玩剧本杀的场地。
可我看那货架上摆着的游戏道具,上面都已经落了一层灰了。有个工人借口说要去上厕所,一个人溜到外面抽完了一根烟,又赶紧回去继续干活了。

有人在论坛上发帖子,说现在的夜生活太规矩了,没什么意思。还有人吐槽,说那些新开的娱乐项目,价格定得虚高,根本不值那个钱。
外卖平台的数据显示,小吃摊的接单量在持续下跌。
夜间的订单都往那些连锁的大品牌那边跑了,小吃摊的生意越来越难做。订单大多都集中在晚上八点到十点那么一会儿。一到了十一点以后,就算配送费翻了一倍,也没什么人下单了。
运河边的老张,在那儿摆摊已经有二十年了。他说,现在一晚上宵夜摊的营业额,直接就砍掉了一半。以前总要忙到凌晨两点多才收摊,那时候摊子前还经常有人排队等着。
可现在呢?摊位前那条石板路,总是空荡荡的。偶尔能看见的,也就是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嗖”地一下就过去了,连个影子都看不清。
街边的酒吧,招牌都换上了那种新潮的字体。我一看见那个,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儿。邻居王叔也说,现在晚上出来逛的年轻人,确实是变少了,连带着大排档的生意,也大不如从前了。
前两天路过清溪镇的时候,看见那边新开了一个演出的场所。我往里头瞅了一眼,就看见里面坐了一圈学生模样的人。他们都穿着宽宽松松的T恤,在那儿喝啤酒。
听人说,这一场演出办下来,挣的钱也就刚刚够买那些酒水的。办演出那人,连房东催房租的电话都不敢接。柜台的大姐一边抹着桌子一边叹气,嘴里念叨着:“以前这个点,KTV里能挤满了人,连过道都站得满满当当的!”
有人专门用地图软件去对比,发现去年新增加的那些叫什么“文化体验店”的,差不多有三分之一都已经关门了。在一个点评网站上,那些晚上九点以后还营业的店铺,评分普遍都下降了两颗星。
城市里节假日的时候,会搞那个灯光秀,亮起来的时候,总是比宣传视频里看到的要暗上那么三分。
城建部门发了个新规定,说是要支持开那种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还要搞试点。可目前就只有一家测试店,到了晚上门就锁上了,上面还挂着一个牌子,写着“内部调试”。
它隔壁的药房倒是24小时都开着门,可是货架上只有止痛药和创可贴。我问老板,能不能买一盒泡面?老板摆了摆手,说从来没进过那种货。
马路上,偶尔还能听见那种改装音响的轰鸣声,但很快,那声音就会自己变小了。空气里飘着一股味道,是烧烤摊的味儿和便利店里关东煮的味儿混在一起的,也算是把老味道和新的尝试,勉强给搅和到一块儿去了。
东莞现在就是这样,到了晚上六点,街上准时就热闹起来。可等到九点的钟声一响,有些店铺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关门了,也有些店是刚刚才把灯打开。
有个拍短视频的博主,拍了一整个晚上的夜市变化。他把视频发出去,还配上了一句文字,问大家:“你觉得现在更好玩吗?”
底下的留言区里,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现在安全多了,也有人说还是怀念以前那种热闹的劲儿。点赞最多的,是一条建议,写的是:“要是能有烧烤加KTV的套餐就好了。”
可没人注意到,在那条评论的下面,还有一张小小的截图,上面是“禁止占道经营”的通知。
写到最后


有人说现在安全了,也有人怀念以前。那家KTV改成了剧本杀,可道具都落了灰。要是能有个烧烤加KTV的套餐就好了。。。。。。你觉得现在,到底是不是更好玩了呢?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崩不住了!广东东莞新消息,东莞恢复以前的娱乐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