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要意识到,俄罗斯付出代价越惨重,普京提出停火条件越苛刻
据俄媒7月4日报道,俄乌战争进入第四年,俄军阵亡人数达11.6万,还投入高昂军费,3000亿美元被冻结在西方国家。在此情况下,俄罗斯诉求不断升级。当前俄乌冲突持续升级,战场局势日益激烈。俄罗斯损失越惨重,对停火的条件反而提出得越来越严苛。
战争的长度与激烈程度拉高了普京的谈判筹码,也扩展了其领土与政治诉求。战争爆发初期,俄罗斯关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要求承认克里米亚归属。
随着对乌作战的推进与基辅方向受挫,俄方进一步要到赫尔松、扎波罗热,疆域要求一再增加。
权力天平不断倾斜,乌克兰底线不变——希望东部四州暂不直接归俄,需要国际维和监督,并且寻求北约驻军保障安全。
相对而言,俄罗斯已从最初的乌东争议,发展到把去军事化、去政府化纳入条件,不断强化亲俄力量的渗透。
最近两年战争消耗异常巨大,穆特、阿瓦迪夫卡、库尔斯克等战役带来了阵地难以计数的损失。
现在,俄罗斯考虑在苏梅与哈尔科夫建立纵深缓冲带,这种思路本质上是将前线压缩至更有利于自身防御的位置。
同时要稳握已获取的所有地盘,包括克里米亚,其扩张意图已经延伸至尼古拉耶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甚至觊觎黑海明珠敖德萨。
投入与产出逻辑主导着克里姆林宫的谈判底线——损失越多,补偿要得越狠。
后勤供应像流水线一般扩大,俄罗斯将储备多年的老旧弹药悉数动用,还争取朝鲜、伊朗乃至老挝援助,打消耗战。
俄军年军费1700亿美元,三年半下来燃烧掉的钱已过三千亿。
欧美冻结的俄海外资产超3000亿美元,这笔账普京不会简单作罢,因此控制土地与矿产作为补偿几乎成为定局。
伤亡数字触目惊心。俄官方军方及Mediazona的数据推算至7月,常规军阵亡11.6万,亲俄地方武装、雇佣兵、囚犯士兵加起来合计近18.7万,伤员人次接近85万。
如此代价极难动摇克里姆林宫寸步不让的决心。
每夺取一个关键城市或港口,都像是在兑换战场的鲜血和硬币。
北约的援助并未完全扭转战局,西方增援越多,意味着乌克兰人损失也愈加沉重。
捷克总统帕维尔已经明确暗示,乌克兰想保住国家,暂时丢些地盘或许是不得已之举。
当前的战斗更像是消耗比拼,北约武器像雨后春笋不断送入,但美国批准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数量屈指可数,远比不上俄军成千上万枚导弹的规模。
简而言之,乌克兰付出“人口交换”般代价,却很难换来局势逆转。
长远来看,一旦战争榨干两代乌克兰青壮年的血液,民族结构、家庭生育都将面临崩塌。
女性会对大量残障退伍军人形成客观回避,出生率急剧下滑,民族存续都悬于险境。
对乌克兰来说,妥协似乎更像是储存种子、期待另一个历史窗口。否则,这轮博弈拖至极致,只会换来国力枯竭与未来无力。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