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六马”:一场马拉松与一座城市的双向奔赴
2024六盘水马拉松现场。(尚宇杰/摄)19℃的夏风、42.195公里的赛道、十年的坚守,六盘水马拉松,正为这座转型之城镌刻下最炽热的注脚。
从中国首个以气候资源命名的国际马拉松赛事,到兼具国际影响力与本土特色的标杆赛事,“六马”以十年砥砺,跑出了一座城市发展的加速度。
十年时光,六盘水以马拉松为支点,撬动城市转型的千钧之势,通过“体育+文旅”的创新融合,推动从“煤都”到“凉都”再到“绿都”的华丽转身,完成从黑色经济到绿色发展的精神涅槃。这不仅见证了一项赛事的成长,更见证六盘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追赶超越的铿锵足音。
坚持:从单一赛道到多彩风景的立体生长
一场马拉松,十年城市史。
“六马”的故事要从2013年夏天讲起。六盘水人民广场的一声枪响,划破了这座工业城市的沉寂。首届六盘水马拉松的脚步声,不仅叩响了“中国凉都”向世界发出的第一声邀约,更激活了城市转型的引擎。
举办赛事以来,参赛人数从最初的几千人激增至3.2万人,旅游收入逐年攀升,城市品牌价值显著提升。这背后,正是六盘水以奔跑姿态践行马拉松的坚持精神。
2024六盘水马拉松现场。(赵桦/摄)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核——将赛事线路巧妙转化为“流动风景线”,以赛事为契机,整治生态短板,实施矿山复绿。森林覆盖率从45%提升至62%,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6%以上,实现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双赢。
坚持以城市生长为脉——以马拉松赛道为纽带推动城市更新,赛道从人民广场延伸至钟山大道,串联水城河生态、荷城传统与工业新貌,联动体育中心与明湖湿地,绘就城市发展的立体画卷。
坚持体旅文深度融合为魂——从“备战—奔腾—又见”的创意三阶段设计,到5.6公里亲子跑、城市山地越野跑、十年记忆展等全民参与活动的创新推出,“六马”重塑着城市的基因密码。
十年奔跑不息,十年坚守如初。如今,马拉松精神已深深融入六盘水的城市血脉。市中心城区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8.6个,凤凰山城市综合体、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等运动空间星罗棋布,市民跑步人口比例从2013年的2.7%大幅跃升至17.9%,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超越:从资源依赖到多元共生的创新实践
十年“六马”,丈量的不仅是赛道,更是一座城市的成长轨迹。
马拉松,是超越自我的运动。从单一资源型城市到国际康养旅游目的地,六盘水是怎样在自我超越中实现蜕变的?
以赛道为轴,编织“绿色经济走廊”。“六马”赛道如一条灵动丝带,串联起明湖湿地、梅花山景区等新兴目的地,打造出“避暑康养+红色研学”黄金线路,引领经济模式转型升级。
以赛事为引擎,激活城市发展的“全季动能”。这场奔跑的盛宴带动避暑旅游、康养产业爆发式增长,城市构建的“春采茶、夏避暑、秋康养、冬滑雪”全季体系,推动“体育+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
以IP为媒,升华城市品牌价值。以马拉松为驱动,撬动“中国凉都”“南国冰雪城”两大IP的价值跃升;冬季滑雪场的热闹场景与夏季避暑胜地的清凉口碑相映成趣,推动城市完成从“季节限定”到“四季旅居”的蝶变。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尚宇杰/摄)
更具巧思的是,“凉都手伴”文创IP的诞生,将苗族蜡染、水城羊肉粉等地域符号转化为可带走的城市记忆,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旅游经济的硬支撑。2024年,“六马”直接带动消费3700余万元,避暑季消费券的发放更让赛事热度蔓延至街头巷尾。
十年“六马”,跑过的是速度与激情,沉淀的是转型智慧。当选手们踏过赛道,他们踩下的每一步,都是六盘水从资源依赖到多元共生的坚定足迹。这座城市用奔跑证明:一场赛事可以撬动的,远不止体育的边界,更是一座城市转型升级的无限可能。
拥抱:从传统体育到全民共享的赛事生态
74018人!这是2025年“六马”的报名数据,不仅刷新了“六马”十年来的纪录,更以16.8%的同比增幅,将“中国凉都”的独特魅力具象化为一场全民奔赴的奔跑盛宴。
从专业选手到欢乐跑家庭,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跑友到本土市民,这条赛道从未设限。全马选手的汗水、10公里跑者的坚持、大众欢乐跑的欢笑,共同构成了“六马”包容开放的底色。正如一位连续三年参赛的跑者所说:“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配速。”
2025年“六马”全新亮相,智慧赛道系统为跑者提供AR导航,碳积分机制让每场赛事减碳86吨,青少年训练营则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运动的种子……一个个创新之举,让“六马”从“一日竞赛”升级为“半月狂欢”,从体育赛事进化为城市生态。
透过一场赛事,看见一座城市的品格。六盘水的城市气质,恰如马拉松最本真的运动精神——包容与开放。
无门槛的参赛标准向每个热爱奔跑的灵魂敞开怀抱,志愿者暖心的服务消融了竞技的紧张,跑友间自发的鼓励让赛道化作温情的纽带……竞争中的共情成为这里最动人的风景线。
2024六盘水马拉松现场。(尚宇杰/摄)
赛道穿过喀斯特地貌与森林草甸,奖牌设计融入彝族纹样,志愿者递上的补给是本地刺梨汁……这座城市正以最诚挚的方式,将山水之韵与人文之美娓娓道来。
“我们要让跑者带走的不只是奖牌,还有对凉都19℃夏天的记忆。”正如“六马”组委会负责人所言,这座城市的魅力正在通过马拉松的窗口向世界绽放。
站在第十年的起点,“六马”早已超越赛事本身。它是一场关于坚持、超越、包容的旅途——23万余名跑者十年间的足迹,拼凑出这座城市“从钢花四溅到汗水飞扬”的成长地图;它也是一把钥匙,正为资源型城市打开“运动之城、生态之城、活力之城”的未来之门。
明天,当发令枪再次响彻山谷,六盘水带着马拉松赋予的自信与温度,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定珲
编辑 谢勇勇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