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漫游者 发表于 昨天 15:12

不!接受一国两制?20万岛内武装弃械?明确台湾省最终结局?

这片海峡很窄,窄到一枚导弹只需406秒便可飞越。这片海峡也很宽,隔开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现实,两种相互矛盾的聲音。
政治家在地图上画下界线,人们却用双脚走出自己的路线。金钱、货物和信仰的潮水,每天都在无声地诉说一个更真实的故事。

为什么说有些事情已经注定?我们先看时间。
福建的基地里,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随时可以发射。从点火到台北上空,计时器只会走过406秒。这点时间,连一碗泡面都来不及泡好。这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谈论,但却真实存在的冰冷现实。
去年的环岛军事演习,全世界都看到了画面。三大港口被围得水泄不通,外岛运送补给的船只根本无法靠近海岸。这不只是一场演习,更像是一次预演,展示了一种绝对的控制能力。
当外部的压力如此巨大时,岛屿的内部又是怎样的景象?
一位名叫李翔宙的台军退役中将,曾经说过一句实话。他说,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人真的愿意为了“台独”去战场上拼命?官方的数据似乎也在印证他的话,征兵体检的淘汰率一度达到了六成。
网络上流传的一个段子,虽然是笑话,却让人笑不出来。段子里说,导弹发射车刚开出军营,就堵在了上班早高峰的车流里。有人评论说,看这情况,还不如直接掉头去领带路费算了。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一种无所谓和无力感。在台中,清泉岗空军基地的旁边,就是人声鼎沸的热闹夜市。如果真的到了剑拔弩张的那一刻,恐怕导弹发射架还没有完全展开,旁边摊位上滋滋作响的蚵仔煎,就已经凉了。
战争不是电影,没有暂停键。乌克兰的战火已经告诉了所有人,在现代战争中,根本没有前方和后方的区别。台湾的发电厂里,储存的煤炭只够用七天。天然气,则百分之百依赖海路运输。
一旦海上生命线被切断,结果会怎样?别说工厂的机器还能不能转动,可能连手机信号都撑不过三个小时。
台积电那些价值连城的精密光刻机,只要断电五分钟,就会变成一堆昂贵的废铁。
这不仅仅是军事账,更是一笔生存账。
在这片土地上,除了导弹和军舰,还有着更深层、更长久的东西。有些联系,是刻在骨子里的。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国时代。那时,一个叫沈莹的吴国人写了一本书,叫《临海水土志》,里面详细记录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到了清朝,朝廷直接在此地设立了台湾府,进行管理。这些历史,不是谁想抹掉就能轻易抹掉的。
时间快进到1943年。在决定世界格局的开罗会议上,蒋介石亲口确认了台湾的归属问题。这份记录,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它的原件,今天就静静地躺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库房里,任何人都可以去查阅。后来,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更是向全世界宣告,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史书和文件的记载或许有些冰冷,但血脉的联系却是温热的。
在福建湄洲岛上,有一座妈祖祖庙,常年香火鼎盛。这份信仰,后来分灵到了台湾的四千多座宫庙里。仅去年一年,就有一千三百多艘台湾渔船,载着信众和香火,直接航行到湄洲岛进香。
一个更有趣的细节是,在福建的霞浦和台湾的基隆,两地的妈祖庙,用的是同一本祭典礼簿。连信众抬着神轿前进的脚步节奏,都一模一样。
这种融入骨血的文化印记,是任何刀剑都砍不断的。

历史和文化是根,而经济和民生,则是每天都在生长的枝叶。
凌晨三点的厦门,一些人已经在招聘会门口安静地排队,只为争取一个职位。而在几百公里外的合肥,一位来自台积电的工程师刚刚住进新家,他的薪水翻了一倍,手上还拿着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钥匙。
深圳的腾讯公司里,坐着六百名从台湾来的程序员。上海的台青公寓,四千个床位,住得满满当当。这些不是新闻,而是常态。
人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高雄渔民的故事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他们把一箱箱石斑鱼精心打包,用最快的速度运到厦门。一抵达对岸,价格就能翻上两倍。台南的果农,甚至不需要出门,对着手机镜头,在抖音上向大陆的网友们叫卖自家的芒果。三天时间,整个果园的收成就被预订一空。
这些普通人的选择,汇聚成了庞大的经济数据。去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额,占到了其总出口额的百分之三十八点八。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每一分钟,就有价值四十七万美元的商品,跨越那湾浅浅的海水。
就连被视为台湾骄傲的台积电,也有百分之二十二的营业收入来自大陆市场。它的技术授权,也还在帮助着大陆的中芯国际。
这一切合作背后,有一份叫做ECFA的文件,也就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岛内有经济学家算过一笔账,如果这份协议突然中止,台湾的GDP,会在一夜之间减少四分之一。
可现实中,总有一些矛盾的声音。一边有人在高喊“经济打压”,另一边,去年两岸的贸易总额却上涨到了3196亿美元。ECFA早收清单上的关税优惠,台湾的机械产品依旧在享受。但反过来,台湾自己却禁止了大陆2500多项产品的输入,就连一碗小小的螺蛳粉,都不能幸免。
这种做法会带来什么后果?台大的教授帮忙算了一笔账。光是一道凤梨禁令,就让台湾果农的口袋里,实实在在地少了三十亿新台币。
当水果熟透了却卖不出去的时候,是谁在想办法收购?当水产品因为一些问题被禁止输入时,又是谁在主动放宽标准,让渔民不至于血本无归?高雄渔会的理事长一语道破了天机。
要是没了大陆市场,那活蹦乱跳的石斑鱼,就只能扔回大海里了。
大陆的高铁,一路修到了福建平潭。这里,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中间只隔了68海里。刚刚通车的金门大桥上,挂出了一条简体字的横幅,上面写着:“欢迎来福建喝喜酒”。
福建不仅仅送去了祝福。过去的十年里,金门岛的居民只要拧开水龙头,流出的就是来自福建的清水,从未间断。福建平潭和台湾新竹,合作建起了一座巨大的风力发电场。去年一年的发电量,足够十万户家庭使用整整一年。
大陆还单方面给台胞发放居住证,目前已经有三十七万人领取。在厦门,台商子女学校今年的招生名额,扩招了三倍。台湾的学生来大陆考“985”名校,分数线还能比大陆学生降低20分。

一位名叫陈伟强的台湾水果商,说过一句很实在的话:“台风要来了,渔船都知道要赶紧回港口避风。现在对我们来说,大陆就是那个最大的避风港。”
这句话,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验证。去年,在澎湖海域遇险的台湾渔船,第一时间呼叫的,是福建的海警。统计数据显示,那一年,福建海警在海上救起的台湾渔民,比台湾自己的“海巡署”救起的还要多。
在人命关天的时候,谁还会先问一句,你是蓝的,还是绿的?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接受一国两制?20万岛内武装弃械?明确台湾省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