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犯的错,中国岂能再犯?沙特不续约的背后,藏着“终极王炸”
中东乱不乱,谁在背后算?19世纪英国殖民者按离伦敦远近划出“中东”标签,如今这片从埃及到伊朗的土地,绑定了全球60%石油储量、三大宗教圣地、全年无休的冲突头条。
要看清中东乱局本质,得先明白:地缘火药桶的背后,是大国博弈的算盘声从未停歇。
土耳其街头咖啡馆老板弹着烟灰嗤笑:“我们这地名都是按伦敦人方便取的”。
当年大英帝国划分世界时的傲慢至今刻在地图上——离欧洲最近的叫近东,波斯湾一带算中东,东亚则被甩上“远东”标签。
这种强加的命名注定了中东命运:它从来不是自己的主人。
石油黑金才是热搜永动机。
沙特地下躺着的原油够全球用几十年,波斯湾沿岸国家攥着世界能源命门。
加油站稍微打个喷嚏,国际油价立刻发高烧。
当大国军舰挤满霍尔木兹海峡时,嘴上喊着航行自由,眼睛盯的是输油管道。
更讽刺的是,宗教冲突常成最佳干预借口。
耶路撒冷三教圣地的千年纠葛,被包装成“反恐战争”的封面故事;也门废墟里交战各派的武器,总烙着不同大国的钢印。
苏伊士运河的货轮昼夜穿梭,每年帮全球省下上万海里航程。
但这条黄金水道越繁忙,周边国家越难安宁——当超级货轮搁浅都能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时,谁不想在这咽喉要道插支旗?
所谓地区冲突,往往是棋盘外的棋手在掰手腕。
叙利亚战场早变成导弹试验场,无人机在沙漠上空测试新算法,代理人战争比军事演习更真实。
说白了,中东困局像被多重锁链捆住的困兽。
水资源短缺逼得富油国豪掷千亿搞海水淡化,隔壁难民营却连脏水都抢破头。
石油财富堆出迪拜塔刺破云霄,转头就砸进军火市场买平安。
宗教派系缠斗百年,外部势力还不断往里浇油。
看明白了吧?
下次刷到中东战乱新闻,别光骂当地人不争气。
油表亮红灯的国家正掐着秒表等补给,军火商账本需要新订单,地缘棋手永远缺个支点撬动对手——中东这块垫脚石,注定在热搜上躺到下个世纪。
“懂了,中东就是全球充电宝呗
谁手机没电了就去插一下
油抽干了还嫌发烫”
“宗教矛盾像祖传疤
大国偏爱往上撒盐
伤口越撕越大”
“运河边天天放烟花
放烟花的倒住别处别墅”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