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周润发朝阳公园被偶遇,6点跑步身材轻盈,背影像20岁小伙
他曾是洗车工,现在身价几十亿,70岁还在街上跑步。周润发1955年出生在香港南丫岛。他家是渔民家庭。家里没有像样的床。他从小就睡在渔船的木板上。听着海浪的声音长大。
他10岁那年,父亲出海时摔断了腿。母亲带着他和妹妹搬家。他们搬到了九龙油麻地的棚户区。母亲在工厂缝补渔网维持生计。
周润发后来说,那时候最大的愿望是能吃饱饭。为了给父亲治病,他15岁就不上学了。他走进了社会,开始打工挣钱。
他在电子厂拧过螺丝。他在照相馆当过学徒。他最久的一份工作是在洗车行擦车。他在那里遭到过不少人的白眼。
他第一次想出人头地。
1973年,TVB艺员训练班的招生海报,贴到了洗车行对面的墙上。这张海报激起了周润发的兴趣。他报名参加了。
他没想到训练班的日子比擦车还苦。他普通话不好,台词总是有浓重的乡音。同学嘲笑他是“渔民腔”。他肢体僵硬,打戏动作木讷。
武行师傅经常骂他。他每天凌晨3点起来练台词。把剧本贴在墙上。刷牙的时候背,吃饭的时候背,连做梦都在说对白。
1976年,21岁的周润发得到了第一个像样的角色。他在《狂潮》里演一个小配角。虽然戏份不多,但他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把一个市井青年的狡黠与善良演得活灵活现。开播那天,他挤在油麻地的电器行里。他看着电视屏幕上的自己,突然蹲在地上哭了。
那个曾经连饭都吃不饱的少年,终于在光影之间找到了立足之地。1980年的香港,《上海滩》的主题曲响彻每条街巷。
他身穿黑大衣,戴着白围巾。他饰演的许文强,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拍摄《上海滩》的8个月里,周润发住在片场附近的出租屋。
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有一场雨戏,他反复拍了好几十条。他浑身湿透,冻得发抖。他坚持不用替身。这部剧让他一夜成名。
他不想被一个角色框住。
他主动接下了《胡越的故事》。他饰演一个流亡越南的军人。为了贴近角色,他去难民营体验生活。他学习越南语。
他去晒黑皮肤,减重15斤。电影里,他在湄公河上划着小船。眼神空洞又倔强。这完全颠覆了人们心中许文强的形象。
这部影片让他第一次提名金像奖。他最终没有获奖。但业内看到了他的可塑性。此后的10年,周润发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井喷期。
他演了《监狱风云》里的阿正。他演了《赌神》里的高进。他演了《喋血双雄》里的小庄。他3次夺得金像奖,2次获得金马奖。
那个小小的洗车工,多年之后,有机会站上好莱坞的舞台。在美国演了几年戏后,他感到越来越孤独。他说自己的根还在香港。
2007年,拍完《黄石的孩子》后,周润发选择回到香港。他拒绝了好莱坞的续约邀请。他转身接拍了电影《孔子》。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读《论语》。他学古琴。他练习书法。他把一个有血有肉的思想家搬上了银幕。
如今,周润发从那个受尽白眼的小洗车工,变成了人人都认识的“发哥”。经历过人生百态的他,70岁仍在奋力奔跑。
他的运动习惯,从年轻时就在坚持。在TVB跑龙套时,他没钱办健身卡。他就每天清晨去维多利亚公园跑步。
他绕着跑道跑几十圈。再做100个俯卧撑。拍《英雄本色》时,为了保持身材,他在片场利用休息时间举哑铃。
最近,又有人在朝阳公园遇到出门锻炼的周润发。清早6点钟,天气不太热。他穿着一身干练的黑色运动服,在公园里跑步。
从背影来看,谁能想到他已经70岁。他身材一点不臃肿。有粉丝偶遇打招呼,他也会热情回应,十分亲民。
他这段时间老是在这附近跑步。有知情人透露,他在附近买了房子。每天都下楼跑步锻炼。他这股精神头令人敬佩。
就在今年2月份,周润发还报名了香港的“渣打马拉松”。他两鬓斑白,在一众年轻人中,显得非常耀眼。一场半马下来,他的成绩不错。
他的成绩是
2小时24分33秒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
在80岁之前跑进2小时之内。和他差不多年纪的港星,能像他一样坚持运动这么多年的,真的很少见。
无论是坚持了多年的跑步习惯,还是参演自己喜欢的电影,现在的他已经活得自在、活得通透。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