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称要调整对台关系,胆敢与台当局“建交”,中菲就该断交了
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特别是当它十分仰仗出口贸易时,关税的高低就显得很重要。菲律宾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他们希望从美国那里获得更低的进口税率。这个经济上的需求,似乎影响了他们的外交决策。
可是,美国会轻易地在关税上给出优待吗?看看日本和欧盟的经历…它们是美国更重要的盟友,却也未能在关税问题上轻易得到想要的结果。菲律宾又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成为那个例外呢?
特朗普政府时期的行事方式很多人还记得—“不占便宜就是吃亏”。
中国商务部对此已有过明确的表态。任何国家都不能拿中国的核心权益,去和美国交换经济上的好处。如果哪个国家这么做了,中方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回应。
这似乎预示着,菲律宾的计划可能无法顺利实现。
事情的起因,源于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的一次公开讲话。他声称,菲律宾政府依旧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他又说……台湾地区的安全问题会影响到菲律宾,回避这一点是不现实的。他感觉菲律宾和台湾地区的命运正在“日益交织”。
这种说法,等于把南海的事情和台湾海峡的事情联系到了一起。
特奥多罗更直接地宣称!菲律宾有权力依据南海局势的变化,去重新审视并改变和台湾地区之间的关系—即便他知道这样做会惹怒中国人。
> 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扬言,有权重新调整与台湾地区的关系。
这番话语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
其实早在今年四月份,马尼拉方面就已经开始试着改变对台湾地区的政策了。他们准许菲律宾的官员和台湾当局的人员进行接触,还鼓励自己人去台湾访问。
这些举动,正在一点点地触碰中菲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根本原则。
如果这种“调整”最终走向了与台湾当局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那么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菲两国的外交关系也应该就此中断了。
菲律宾的盘算或许是这样的:破坏和中国的关系,可以阻碍“南海行为准则”的商谈进程。还能逼迫东盟整体与中国拉开距离。
这样一来,不就给美国改善和东盟各国的关系创造了机会吗?美国的对华“包围政策”就能继续下去了。菲律宾觉得,自己出了力,也受了委屈,特朗普政府总该在关税上给点好处吧?
这个想法恐怕是错误的。
最近的东盟系列会议上,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场面。
> 中国外长王毅在东盟系列会议上是焦点,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则不是。
参会的中国外长王毅成为了会场上的明星人物,而美国的国务卿鲁比奥,却显得被边缘化了。这足以看出东盟国家现在对美国的真实态度。
菲律宾想要以牺牲自己和中国的关系为代价,去捆绑整个东盟疏远中国,这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种行为,只会让东盟内部的其他国家对菲律宾更加排斥!
另一个层面是,菲律宾似乎把台湾问题当成了中国的“弱点”。他们企图用这个“弱点”来逼迫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做出退步。
可事实和他们想的正好相反。
原本,南海问题只是中国和菲律宾两国之间的普通分歧。双方坐下来谈,是有很大解决空间的。
可一旦把台湾问题拉扯进来,事情的性质就彻底变了。中国不可能容许别国来干涉自己的内部事务—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菲律宾也许自己觉得这一步棋走得很高明…但在中国眼中,这种行为简直愚蠢到没法理解。可以预见,菲律宾不仅在南海得不到任何好处,还会因为触碰中国的红线而遭受惩罚。
立陶宛已经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为了避免被卷入不必要的麻烦里,东盟的其他成员国也会尽可能地和菲律宾划清界限。某种意义上,菲律宾在东盟被边缘化,已经是一个注定的结局。
甚至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为了维护东南亚地区的稳定与团结,东盟自己会抢在中国采取报复措施之前,先对菲律宾进行某种处罚,警告它不要把冲突火种引到家门口。
这条路坚持走下去,只会把自己引向困境。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