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刚与美国签下6000亿大单,不到24小时,转头和中国签70个项目
5月13日,特朗普高调访问沙特,双方签下6000亿天价军售协议,结果特朗普刚准备满世界炫耀这一“历史性胜利”,沙特后脚就派代表团飞往北京签下真金白银的合作协议。有意思的是,这次沙中合作主要聚焦“一带一路”经济领域。这一边抱美国大腿买武器,一边拉中国搞经济转型,“王爷”们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给足美国面子,沙特图个“安全感”
特朗普的中东之行,关键词就是“生意”。
5月13日,特朗普亲赴沙特,一出手就是号称六千亿美金的大单,军火、能源、高科技,样样都透着“豪气”,白宫方面还把此次协议称作“史上最大单”。
白宫那边自然是喜上眉梢,根据美国方面的说法,这仅仅是沙特未来四年承诺对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的一部分。卡塔尔方面也计划从波音购置100架客机,这个消息被美媒大肆渲染成“外交胜利”。
但是细看这6000亿大单,处处透着古怪,尤其是1420亿美元的军火大单,包括F-15战斗机、导弹防御系统,仔细一看,协议里全是“意向采购”“长期投资”这类模糊字眼。
看看历史数据更打脸——2017年,特朗普第一次访问沙特时,也曾声势浩大地宣布达成35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但经过这么多年,真正落地的项目少得可怜。
而这次6000亿协议里,同样一大半都是“未来计划”。说白了,这就是一场政治秀,特朗普需要拿大单回国吹牛,掩盖国内通胀压力;沙特则用钱换美国暂时闭嘴,毕竟卡舒吉事件后,美国国会总拿人权问题敲打它。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这次合作有水分,但至少面上沙特这次确实够意思,面子给得足足的。单说这一千四百多亿美金的军火采购协议,差不多是沙特一整年的国防开销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这次出行似乎故意不走传统盟友以色列这条路。据美媒透露,由于在加沙冲突和伊朗问题上有分歧,特朗普团队竟然没把以色列纳入行程。这种绕开的做法,显露出了美国中东政策的功利性,白宫或许更关心眼前的利益,而不是那些复杂的地缘政治难题。
牵手中国,沙特瞄准“钱袋子”和“米袋子”
互联网上经常有人调侃沙特“人傻钱多”,但玩笑归玩笑,现实是跟谁谈合作有前途,沙特的王爷们心里门清。美沙协议刚落地不到24小时,沙特代表团就迅速飞赴北京,5月13日和中国签了70多个项目,金额超过40亿美元,涉及农业科技、绿色能源、跨境供应链等多个领域。
沙特为啥要这样“左右逢源”?背后的答案可能在于两国合作的深层逻辑中。
看起来,这四十亿跟那美国那六千亿一比,确实显得有点不够看。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钱多钱少,而在于合作的内容。
如果说跟美国的合作,沙特更多的是为了脸面和“枪杆子”,那跟我们的合作,可就实在多了,瞄准的是实实在在的“钱袋子”和“米袋子”。
从沙漠里种庄稼的智能农场,到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再到红海沿岸的绿色氢能基地,每个项目都能在地图上标出具体坐标。更绝的是“沙中特别经济区”,这玩意儿就像在阿拉伯半岛插了面红旗,未来二十年石油人民币结算、新能源技术输出、基建标准制定全在这儿打包搞定。
沙特王爷们的算盘打得精明:给美国的支票可以拖个十年八年,跟中国合作的项目可是按月算进度款的。
除了农业,还有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甚至我们还要向沙特出口乳制品和水产品。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能直接惠及老百姓。
说起来,沙特的战略转变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王储穆罕默德大力推动的2030愿景,主要就是为了甩掉对石油的过度依赖,着重发展新能源、旅游、科技等新兴产业。
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数字丝绸之路和绿色丝绸之路,恰恰与沙特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中沙吉赞经济城已经吸引了超过200亿美元的投资,成为了红海沿岸的重要工业中心;而中国的光伏企业也在协助沙特打造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园区。
所以说,沙特“两边下注”的策略,实际上看的很明白,从美国那儿买武器维持着传统的安全合作关系但不深交,真要搞经济搞发展,还得看中国!
中东变局
特朗普的中东“创收之旅”,看似风光无限,其实揭示了美国在这块土地上影响力的减弱。拜登政府在阿富汗的急忙撤军,加上对伊朗政策的摇摆不定,让海湾国家开始警觉。
再加上国内通胀居高不下,政党斗争也很激烈,让美国在中东的事务上越来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让沙特觉得,这老靠山,似乎有点靠不住了。
如此,沙特找上中国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如今沙特已经在首都利雅得附近,专门划出了一块大约四平方公里的地,要搞一个“中国经济特区”。
别看这四平方公里面积不大,只要中国在这块地上建了厂,那就等于是把我们的切身利益和沙特的国家安危巧妙地捆绑在了一起。万一将来有什么势力想动沙特,就得先掂量掂量,会不会一脚踩到中国的利益线上,从这一点看,沙特这波操可谓相当高明。
而沙特也是看准了我国人“和气生财”、“讲究互利共赢”的特点,用经济合作当诱饵,把我们拉过去,当一个“隐形的保镖”。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做法,比起美国在中东那种拉一派打一派,时不时还要敲打一下“不听话”小弟的做派,确实更容易让人接受和信赖。
眼下这个世界,早就不再是谁家老大一言堂的时代了。各国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谋求自身的发展空间。沙特在中美之间打的这套“组合拳”,看着眼花缭乱,其实每一步都经过了精心的算计。
这既是在给自己的国家安全多上几道“保险”,也是在为未来的经济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说白了,就是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大棋局里,努力给自己争取一个最有利的位置。这操作,确实玩得有水平,值得我们好好咂摸咂摸。
信息来源: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