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副总理亲口证实,中俄正在谈判,普京该明白:亲兄弟也得明算账
因为乌克兰和欧洲的双重施压,尽管特朗普有心调解俄乌问题,但如今俄罗斯的现状并算不上乐观。欧盟第18轮制裁正在筹备,俄乌战事也未完全平息,这导致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仍旧饱受考验。
就在美俄通话之后,俄副总理也爆料说“中俄正在就经贸问题进行一场重要谈判”,其中主要就是在谈能源贸易问题。
中俄谈判的字眼令人感到陌生,虽然中方愿意为推动和平付出更多努力,但是在生意场上,“亲兄弟明算账”的道理还需要俄方多多理解...
5月19日,美俄乌之间前后打了3通电话,这也代表着持续三年多的俄乌冲突,已经进入到新的谈判阶段。
泽连斯基希望美国能帮乌克兰保留大部分权益,但特朗普却和普京足足聊了2个多小时,而且最后还是在相谈甚欢的氛围中挂断电话。
至于第三通乌克兰和欧洲一起向美国打去的电话,似乎也没能在特朗普那边起到太大的效果,美国的政治重心依旧是和俄罗斯缓和关系。
美俄之间谈到俄乌冲突时,普京已经做出了不小的让步,特朗普也认为未来有必要让他和泽连斯基好好坐在一起聊聊。
但是除了俄乌问题之外,美俄之间还谈到了彼此的贸易问题,美国有意愿扩大与俄贸易,也难怪普京的态度会这么温和。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普京的“让步”与“温和”,恰恰也是俄罗斯经济饱受制裁的另一层体现。
即使美国已经有了放弃乌克兰的打算,但欧洲显然不想看到俄罗斯坐大,因此他们才会不断蛊惑美国站出来主持大局。
然而,俄罗斯凭借着冲突中的战果,完全有实力在谈判中占据上风,只是在经济上,欧盟即将施展的第18轮制裁也令普京头疼。
就在普京和美欧乌周旋的同时,俄副总理诺瓦克也曝出了一条算不上好消息的信息:中俄正在就俄罗斯煤炭出口关税问题谈判。
“谈判”这个字眼,虽然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关于中俄的新闻播报中,但事实上任何国家的经贸都会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中俄自然也不例外。
早从美欧联合对俄制裁开始,俄罗斯就已经是失去了欧洲市场,之后就是中国成为了俄罗斯能源贸易的最大客户。
不管是出于外交关系还是出于能源需要,中方都愿意成为俄罗斯的最佳贸易伙伴,但是这之间有一个必要前提:与俄经贸不能损害中方利益。
从今年年初开始,俄罗斯针对中国的煤炭出口就饱受关税影响,其克麦罗沃州的煤炭净回值价格甚至已经跌到了每吨负259卢布的地步。
换句话说,如今俄罗斯是以赔本的形式向中国出口煤炭,而且出口得越多,赔得自然也就越多。
自从中方恢复了20%的煤炭进口关税后,俄罗斯煤炭就已经遭受影响,直到现在已经陷入到举步维艰的境地。
俄罗斯的意思很明显,就算该关税不会降到零,但至少也希望中国降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数字。
然而,既然中俄都已经在“谈判”了,那就表明我们是不太想降低这一关税的。
考虑到俄罗斯煤炭出口的大体量,一旦撤销关税,那这些俄罗斯煤矿势必会冲击到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这同样也是我国无法接受的底线。
中方身为发展中国家,自然不能通过自掏腰包的形式来替俄罗斯买单,而且该关税也不只是只针对俄罗斯,几乎所有与华煤炭贸易国都有这个门槛。
亲兄弟明算账,这是中国自古时流传下的真理,中方并非不想撤销关税,而是单纯的“不能”。
不过中俄既然已经走上了正式谈判的道路,那未来必定能商讨出一个不损害双方利益的方案,一切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早在王毅外长访俄之时,中俄就已经定下了“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的基调,特别是在中俄高层完成会晤后,双边关系就变得更坚不可摧。
美国当初想要联俄制华,为何没能成功?还不是因为普京更加珍惜中方友谊么?
因此中俄关系会继续良性发展,在某些问题进行谈判的同时,自然也可以在其他领域达成更多合作。
5月19日,同样也是由俄副总理诺瓦克宣布,俄罗斯正准备向中方增加250万吨的石油年供应量,此举正是俄方顺应中方要求的结果。
除此之外,在那项搁置已久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中,中俄也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
俄罗斯一众政客深知,能源贸易是中俄关系稳定的基石之一,而且中方作为俄罗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中俄身为两个大国,硬要是说一点分歧都没有,那是不切实际的,关键就在于中俄会如何应对分歧。
就像之前曾出现过的“外汇支付问题”、“运输成本问题”、“贸易方式变化问题”,中俄都已经找到了双赢之法。
分歧在处理完之后,只会促使着中俄进入更加紧密的阶段,因为俄罗斯能源需要中国帮助消化,而中国的胃口也只有俄罗斯能够填补。
特别是在中方已经在中美贸易战中拿到“小胜”的节骨眼上,中国经济已经绽释放出了惊人潜力,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忽视的存在。
既然经贸能够继续,谈判也该合理存在,况且普京绝对不会放弃中方庆祝抗战胜利80周年的关键节点,等到普京正式访华之后,这些问题自然也就算不上什么问题。
信息来源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