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真正的启示:除了中美,其他国家都已经“去军事化”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此轮印巴冲突,印度和巴基斯坦只是武器的试炼场,真正在背后博弈的是中国和美国。
美国国防部一位前官员也直言不讳的表示,印巴两个国家各自使用着不同的平台在作战。这不免会让人感叹,中国和美国不但垄断了这个世界上的武器系统,更垄断了现代社会下的作战理论体系。
甚至可以这么说,未来的100年乃至数百年时间,这个星球上除了中美其他国家就好像是不存在军事力量。
这种不存在不是说其他国家没有任何作战的能力,而是说从武器系统再到对战争的理解,大多数国家都没有了“原创能力”。
就像此次印巴冲突,印度使用着美欧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巴基斯坦方面,从陆地到天空,所有的作战平台系统全都来自中国。所以毫不客气的说,这个星球上的战争,接下来已经被中美垄断了。
在战争层面上的原创力
如果把时间拉回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抗美援朝期间,麦克阿瑟之所以敢叫嚣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那是因为在这位美国将领的内心深处,他完全不相信中国人能够抵挡得住这种攻击。
好在麦克阿瑟不是一位政治家,他的这种提议反倒换来了自己被撤职。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高层始终没有傻到把战火烧到中国境内,没有将战争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为什么美国的高层不敢扩大?因为杜鲁门和其他美国高层很清楚,中国就是一片巨大的泥淖,一旦开启全面战争模式,美国将会步日本的后尘而无法脱身。但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急于把战略重心转移到欧洲去。
这件事的本质就在于,不管中国当时的武器系统有多落后,但是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始终有着自己最清晰的逻辑和原创力。就像当年的抗日战争,教员鲜明地提出了论持久战的作战方式和战略方向,一步一步把强大且不可一世的日本拖入了深渊。
这种战略规划同样是在战争层面上的原创力。对别的国家来说,从古至今他们都没有这样的原创力。
千万不要小看这种原创力,一个有着战争原创力的国家,说明在历史上这个国家曾经雄霸一方,曾经绝对主导着战争的走向和最终发展。在这一方面,最典型的反面例子便是法国。
二战期间,希特勒刚刚出手,法国从上至下就举起了白旗。为什么法国人会光速下跪?是因为他们的武器系统不够强大吗?并不是,而是在本质上,他们没有战争原创力。一个没有战争原创力的国家,无论在何时何地,根本没办法把握战争的走向。
但是在抗美援朝期间,中国军队拿着最劣势的武器系统打赢了不可一世。在客观层面确实强大的美军始终把握着战争的走向与节奏,单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在战争的原创力层面,我国丝毫不逊色于美国,甚至比美国的战争原创力还要高一层次。
可以这么说,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系统如果再稍微好一些,就绝对能够把美军彻底赶出朝鲜半岛乃至整个远东地区。这就是战争原创力的强大作用。一个在2000年前就提出上兵伐谋的国家,一个历史上持续向世界输出自己谋略的国家,在跟别的大国对峙对决的时候,当然有底气,而且在最劣势的状态下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朝鲜战争以后,美国人已经领教了中国的战争原创力。他们内心很清楚,唯一能制约中国在战争层面进一步强大的,就只剩武器装备系统了。
不到半个世纪的赶超和跨越
抗美援朝以后,我国开始系统的进行武器装备的升级与改造。比如在此之前,我们行军主要依靠步行,只有少量的骡马。此后,我国的军队在行军和后勤运输上逐步实现了骡马化和半摩托化,接着又实现了摩托化和半机械化。而在武器装备层面,我们更是用了40年的时间,实现了所有装备的升级换代。
以陆军为例,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都是以步兵为主。作战部队的编组形式上,步兵和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兵种数量规模虽然庞大,但由于分属不同的军区机关领导,所以质量效能水平很低,合成化更是谈不上。
在发现了这种劣势以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对部队进行了最大的整编,以前的分属领导和管理模式变成了后来的整合,编组合成作战的理念得到了强化。在这个基础上,所有武器装备实现了自主化,性能和质量上也达到了世界同类装备的先进水平。
尤其像是第三代主战坦克,现在完全可以和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一决高下,无论是火力和机动力,还是信息化水平协调发展,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在战争原创力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水平,尤其是和美国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以至于到现在在武器水平和装备层面几乎已不存在差距了。在这种局面下,美国已经越来越大的感受到了压力。
因为美国人的内心很清楚,他们自己的战争原创力实际上远远低于中国。简单来说就是美国自建国以来,虽然发动和参与的战争数量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顺风战,几乎没有过逆风战。
因为战争的原创力不够,从整体上把握战争节奏的能力不具备。就像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先后下场,都是在具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下场的。在这种局面下,在和我国的博弈中,美国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一方面,美国知道未来100年自己真正的对手只有中国,但是另一方面,美国自始至终又不敢和我国展开正面对决,按道理来说,美国人也应该知道,如果放任中国继续发育发展的话,最终美国将会被完全超越和碾压。所以说,越早动手越好。
可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样,由于美国在战争原创力上不具备优势,所以他们又迟迟不敢对中国动手。如此一来,美国只能在我国周边不断挑唆搞事,让他的那些所谓盟友冲到前方,让那些盟友持续不断的对我国展开围攻,以便分散和消耗中国的精力。
中美作战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美国曾把苏联以及俄罗斯当成对手,但时至今日,美国已经看得很清楚,俄罗斯是一个正在衰落的国家,根本称不上是美国的对手。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仅是看这个国家的武器装备如何。
比如说瑞典,在武器出口层面,多种武器类型的出口规模很大,但在世界上,瑞典算不上是一个军事综合实力大的国家。
俄罗斯同样也是如此,他们的武器装备虽然数量规模庞大,但是在战争的原创力上简直是拉胯到了极致。也难怪美国的一些高层将俄罗斯贬低为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
换句话说,俄罗斯有资源,并且利用资源可以生产制造大量的武器装备,但俄罗斯却没有丝毫的战争原创力,从沙俄时代开始,俄罗斯虽然发动了无数次对外的侵略扩张战争,但是从俄罗斯的体量来看,每一次的战争实际上都没有达到俄罗斯想要的层面。
在这种层面下,未来世界的战争发展乃至走向,还要看中国和美国如何在作战体系上进行创新创造,尤其是我国未来对作战理念的重新理解,如何去打赢一场战争,都会有全新的认知体系构筑。
美国实际上也一直在做着类似的事情。世界战略格局一直在变化,尤其是在冷战以后,美军曾经多次调整军事战略,还在积极研究新时期的作战理论。也就是说,在战争的原创力层面,美国想要实现赶超。而在作战体系的重新架构上,不是单纯的生产了多少武器装备,也不是某种单一的武器系统,比其他国家的更先进。
未来的战争形态肯定是综合性的,强调的是开放和联合,是整个作战体系随着环境的协调。在这个问题上,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真正像中美这样在思考,哪怕是俄罗斯也没有。俄乌冲突已经持续几年,但是俄罗斯人的作战体系和之前相比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更不要说什么战争原创力了。
未来的世界没有“独立战争”
这里所说的独立战争,是指两个国家在对决的时候是没有自主性的,他们所使用的武器乃至作战理念全都是从中国和美国这里购买的。
世界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不但武器装备在升级,作战理念乃至战争的原创力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中国和美国以外,别的国家已经不具备这些东西,武器装备需要购买,尤其是在现代化的战争层面下,武器装备还要和作战理念相协调。
如此一来,其他国家就更不可能有自主性和原创性。也因此,未来世界上发生各种各样的战争,基本上都可以看作是中美博弈的延伸,不会再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战争,有的只是中美的武器乃至作战理念被不断复制到世界的其他地区。
战争形态在变,手里的武器在变。大多数的国家没有综合层面上的原创力,所以他们要想打一场现代意义上的战争,只能求助于能够真正发动战争的国家。此次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对决就是这种战争的预演,未来类似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多。
结语
具备战争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具备破坏力,而从本质上来看,破坏力也是一种创造和创新能力。打破规则的束缚,打破陈腐的观念,在更高的战争形态上,中国人的战争原创力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如今和美国在武器装备上的差距已经基本抹平,美国对我国在战争层面不再具有碾压性的优势。所以未来的世界,不管战争的形态是什么,都是中美之间在进行对决和博弈。
参考资料:
《40年来,中国陆军武器装备实现了哪些跨越?》 中国青年报 2018年12月6日
《解读美军作战理论体系:创新开放,重视联合作战》 解放军报 2015年3月20日
《印巴冲突升级背后:武器贸易折射中美角力》 纽约时报 2025年5月8日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