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惨败给贝鲁特体育!广厦男篮就一名小将苦苦支撑,外援拉胯
2025年男篮亚冠淘汰赛中,浙江广厦男篮以66-102惨败于黎巴嫩俱乐部冠军阿尔利雅得,遭遇36分巨大分差,正式结束本届亚冠之旅。此役不仅是广厦首次亚冠征程的终点,更暴露出中国俱乐部球队在国际赛场的多重挑战。从比分进程看,广厦的失利在首节便埋下伏笔。首节比赛,阿尔利雅得以32-15领先,分差达17分;次节双方分差扩大至25分(40-65);尽管下半场阿尔利雅得进攻节奏略有放缓,但广厦始终未能缩小差距,最终以66-102告负。全场数据显示,阿尔利雅得在进攻效率上占据绝对优势,投篮命中率(52.3%)、三分命中率(38.5%)均高于广厦(投篮命中率38.1%、三分命中率29.4%);篮板球方面,阿尔利雅得以45-32领先,其中前场篮板12-5的优势直接转化为18次二次进攻得分,而广厦仅通过二次进攻得到6分。失误数上,广厦全场出现19次失误,阿尔利雅得则仅有11次,转化为24-12的快攻得分差。
进攻端:外援集体失准,内线独木难支
广厦此役进攻体系高度依赖三名外援——布朗、纳纳利与奈特,但三人表现均未达预期。布朗作为联赛FMVP,全场18投5中(三分5中0),仅得14分2篮板5助攻,命中率27.8%;奈特14投2中(三分5中1),得5分3篮板;纳纳利虽12投6中(三分4中2)得到13分3篮板,但作为球队唯一得分上双的外援,其效率仍不足以支撑进攻。内线方面,老将许钟豪全场9投3中得6分7篮板,受限于脚步移动速度,其进攻集中于中距离,且多次遭遇三人包夹,难以形成有效杀伤;更关键的是,许钟豪出手后,球队缺乏二次篮板保护意识,仅抢到5个前场篮板,直接导致进攻连续性断裂。
防守端:强度不足,体系混乱
阿尔利雅得的进攻以快速转换与团队配合为核心,首节通过7次快攻得分建立优势。广厦防守端未能形成有效的协防与轮转,对阿尔利雅得的挡拆战术应对迟缓,多次出现漏人;全场仅完成3次抢断、2次封盖,防守贡献值(DRtg)高达128.5,远低于阿尔利雅得的102.3。
此役唯一亮点来自本土年轻球员续峻伟。作为2003年出生的小将,续峻伟全场11投7中(三分7中4),高效砍下22分3篮板1助攻,三分命中率57.1%。首节比赛,当外援布朗三次三分出手全失时,续峻伟连中3记三分,单节贡献12分,成为球队首节仅有的稳定得分点。其无球跑动与空位把握能力,展现出年轻球员的潜力。
相比之下,外援的表现堪称“集体拉胯”。布朗作为联赛核心,国际赛场的对抗与节奏适应能力明显不足,多次出现强投打铁与失误;奈特则因体力分配失衡,下半场几乎失去进攻威胁;纳纳利虽态度积极,但技术特点与国际级对抗需求存在差距。正如球迷所言:“当外援身披国旗出战时,荣誉感与责任感的缺失,或许比技术差距更致命。”
阿尔利雅得作为亚洲篮坛传统强队,历史上31次夺得黎巴嫩联赛冠军,近三年亚冠赛场连续闯入四强,去年更以43分优势击败辽宁男篮(非主力阵容)。此役面对广厦,其战术亮点在于“快速转换+团队分享”——全场24次助攻(广厦仅11次),10名球员得分上双,进攻覆盖三分线(13投5中)、中距离(18投9中)与篮下(20投12中),形成立体打击。
与辽宁去年对阵阿尔利雅得的43分惨败相比,广厦此役仅输36分,虽仍处劣势,但年轻球员的成长(续峻伟22分vs辽宁年轻球员最高10分)与战术执行的稳定性(失误数19次vs辽宁25次)略有进步。然而,核心差距仍在于阵容完整性——广厦因全运会与亚冠时间冲突,主力胡金秋、孙铭徽等7名球员缺席,仅以“三外援+年轻球员+老将”的残缺阵容应战,与阿尔利雅得的全主力配置形成鲜明对比。
此役失利虽受客观因素(主力缺阵)影响,但仍暴露多重问题:其一,外援管理需强化——国际赛事中,外援的职业态度与荣誉感需通过制度约束与文化融入提升;其二,年轻球员培养需加速——续峻伟等小将的亮眼表现证明潜力,但需更多国际比赛历练以积累经验;其三,赛事协调机制待完善——全运会与亚冠的时间冲突,导致俱乐部难以兼顾国内荣誉与国际竞争力提升,需优化赛程安排;其四,战术体系需国际化适配——国内联赛强调个人单打,国际赛场更重团队配合,俱乐部需在日常训练中增加对抗强度与战术多样性。
结语:尽管此役惨败,但续峻伟等年轻球员的崛起为广厦乃至中国篮球注入希望。未来,唯有通过阵容优化、外援管理升级与年轻球员培养,方能在国际赛场实现从“参与”到“竞争”的跨越。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