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不及时快速的解决台湾,有可能出现无法挽回的局面
当历史的钟摆指向21世纪,台湾海峡的风浪,似乎从未真正平息。一个本应在中国内战结束后便可平息的问题,却因外部势力的介入,变得复杂而敏感。
美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非但没有选择抽身,反而采取了孤立遏制的策略,并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直接将军事力量伸向了台湾海峡,自此将台湾问题从单纯的内政范畴,强行推向了国际争端的前沿。
从杜鲁门总统的声明到《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每一步都加深了海峡两岸的对峙与隔阂,也让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如果这个问题持续拖延,无法迅速得到解决,我们是否正在一步步走向一个无法挽回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伊始,美国插了一脚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华民族的新生。
在那个历史性的时刻,国际社会本有机会重新审视对华政策,特别是对中国内战的立场。
按理说,美国政府此时完全可以从中国的内战中暂时抽身,让中国人民自己去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
事实并非如此,华盛顿的选择是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美国非但没有退出,反而对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强硬政策。
这种政策背后是冷战初期美苏对抗的大背景,以及美国对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深切担忧。
紧接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火在朝鲜半岛燃起。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彻底改变了远东地区的战略平衡,也使得美国对华政策的遏制态势瞬间升级。
杜鲁门政府迅速抓住这个“机会”,将其对华政策的重心从“不介入”迅速转向“武装干涉”。
两天后,也就是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这份声明如同投向平静海面的一块巨石,激起了台湾海峡的滔天巨浪。
他毫不含糊地宣布:“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
伴随着杜鲁门声明的发布,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舰艇编队便开始在台湾海峡巡弋,其军舰的身影,侵入了原本属于中国内水的台湾海峡。
同时,空中力量也迅速跟进。美国第十三航空队被调遣并进驻台湾,其战机在台湾岛上空盘旋,无疑加剧了海峡上空的军事阴霾。
美国此举,可谓一石二鸟,一方面阻止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借此将台湾问题从单纯的中国内战范畴强行提升为所谓的“国际关注焦点”,使得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态势骤然变得剑拔弩张。
此后,美国对台湾的干涉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持续深化,一步步将台湾问题推向更加复杂且难以解决的境地。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美台之间的军事勾结越来越紧密。这种干涉最终在1954年12月达到了一个“高潮”。
这一年,美国与台湾当局正式签订了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
这份条约,用白纸黑字将美国对台湾的“保护”意图固定下来,试图在国际法层面上为美台关系披上“合法”的外衣。
谁是台海不稳定的“罪魁祸首”?
台湾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并未好转,反而演变得更为复杂。
如今,我们面对的挑战,不仅是外部干涉的延续,更加入了岛内“台独”势力的推波助澜。
这股势力与外部干涉力量相互勾结,形成了一股内外夹击的暗流,使得台海局势日益紧张,成为当前地区不稳定的主要根源。
近年来,这种勾结的迹象愈发明显。以美国为例,它与台湾民进党当局的互动日益紧密,双方频繁制造各种事端,试图在国际舞台上混淆视听,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
中方对此的立场始终如一,明确而坚定: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势力插手。
为了回应这些挑衅,中国人民解放军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020年9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海附近组织了一场实战化演练。这次演练是针对当时台海复杂形势所采取的正当且必要的行动。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对此明确指出,这次演练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他进一步强调,无论是外部势力企图“以台制华”,还是民进党当局妄图“挟洋自重”,这些都是痴心妄想,注定是死路一条,玩火者必将自焚。
台湾问题拖着不解决,会怎么样?
如果台湾问题像一根悬而未决的线,长久地拖延下去,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甚至让人捏把汗。
这就像一场持续恶化的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最终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
首先,两岸关系这艘船,可能最终会彻底搁浅,甚至沉没。
如果台湾民进党当局继续在“台独”的险路上狂奔,那么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将显著增加,这绝非危言耸听。
回顾202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海周边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是向世界明确无误地宣告,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
真要走到那一步,一旦战火真的在海峡两岸燃起,其代价将是无法估量的。
两岸的普通民众,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将承受巨大的苦难,生灵涂炭,家园被毁。
同时,这也会严重阻碍中国和平发展的既定道路,使得我们为实现民族复兴所付出的努力受到冲击。
因此,和平统一,始终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首选方案,因为它最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其次,外部势力将趁机深入介入,甚至将台湾彻底变为其围堵中国的“棋子”。
美国早已将台湾视为其“印太战略”的关键“桥头堡”,这一点从其近年来的一系列动作中就能看出端倪。
例如,在2023年的美台“国防产业合作论坛”上,美国声称要帮助台湾建立“军工体系”。
如果台湾问题久拖不决,美国完全有可能进一步采取行动,从技术援助升级到军事部署,甚至直接派兵驻扎台湾。
届时,台湾将可能彻底沦为美国围堵中国的军事基地,成为其“印太战略”中的一个环节。
一旦出现这种局面,不仅台海的紧张局势会空前加剧,周边地区,如钓鱼岛、南海等地的局势也可能随之恶化,连锁反应将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峻挑战,使得国家核心利益受到威胁。
再者,台湾民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可能越来越淡薄,甚至出现断裂。
民进党当局长期以来,一直在台湾岛内推行所谓的“去中国化”教育,这种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台湾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试图切断他们与中华文化的联系。
从2021年台湾的一项“民调”结果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在20到29岁的年轻人中,有超过60%的人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
这个数据令人警醒,它表明“去中国化”教育正在对台湾年轻一代的民族认同产生深刻影响。
这种民族认同感的逐渐淡化,无疑会为未来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增添更多不确定性,甚至在统一后,也会给民族融合的进程带来额外的挑战。
最后,如果台湾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迟迟得不到解决,一些国家可能会在美国的拉拢和策动下,尝试与台湾发展所谓的“准外交”关系,从而挑战一个中国原则。
2022年立陶宛允许台湾设立所谓的“代表处”,就是一个典型且具有破坏性的例子。
统一的号角,时刻准备着
解决台湾问题,并非一蹴而就。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这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最符合两岸人民根本利益、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方案。
坚持和平统一并不意味着放弃一切其他选项。中国政府已多次明确表态,绝不放弃使用武力,但这种“不放弃”,是有着明确指向的。
它不是针对台湾的广大同胞,而是针对那些企图干涉中国内政的外部势力,以及极少数妄图分裂国家的“台独”分子及其分裂活动。
这就像给那些蠢蠢欲动者画下了一条红线,明确告诉他们,触碰这条红线,将承担不可承受的代价。
为了确保在必要时能够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军事实力日益增强。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防投入逐年增加,新型武器装备不断列装,军事训练水平日益提高,解放军的综合作战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正如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所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一切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行径,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番话语,不仅是对国内外的庄严宣告,更是对那些心怀不轨者的严正警告。
解放军的强大,是和平统一的坚实后盾,也是阻止分裂的压舱石。
参考资料:王生怀.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理论建设,1999,15(5):54-57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