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谈79年中越战争:正规军撤退,十五万民兵参战,伤亡两万人
1979年2月17日爆发的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给我解放军部队造成极大伤亡和困扰的并非是越南的正规军部队,而是他们那庞大的民兵部队。根据越南方面的历史资料,中越之战里共计有十五万越南民兵被动员参战,伤亡人数约为两万人。但是,真实的伤亡数据恐怕要远比两万人多……在我军的解密历史档案中,活跃于战场上的越南民兵根本没有高达86%的存活率。
一、汪洋民兵
冷战开始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地区都得到了和平,可地处东南亚的越南在冷战的大部分时间里,却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向印度zhi那派遣了25万军队,以维护其在该地区的殖民地,但最终于1954年失败,只得承认了越南的独立地位。
十年后,美国为了保护其扶植的南越政权,出动了五十余万军队对越南的内战进行干预。谁料,携带着无数现代化先进武器的美军竟然被越南击败了,带着三十六万人伤亡的重大代价铩羽而归。美国人自认为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军事羞辱。
显然,美国、法国这些世界强国之所以会被越南打败,和数量庞大、意志坚定,如汪洋海啸般恣肆的越南民兵部队脱不开干系。
二、民兵显威
1979年,越南在棋局上的对手换成了中国。2月17日,约莫22.5万中国军队在200辆坦克的支援下向越南发起了进攻。
解放军的进攻部队沿着500英里长的前线,从26个战斗发起点涌入越南边境。数小时内,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已深入越南境内20公里。
然而,当解放军愈攻愈深时,越南的民兵部队发威了。越南人曾说过:“侵略者发现他们陷入了泥潭并且被包围起来。越南方面进行的是人民战争,虽然只使用了地方部队但却成功地阻止了中国人的进攻,挡住了其先锋部队。”
当然,越南人的话显然是有些夸张的说法。毕竟,越南民兵要是真能完全挡住解放军的兵锋,也便不会出现谅山告破,河内震荡的危局了。不过,不可否认,越南这个曾经中国的“徒弟”,确实将民兵在战争中发挥到了极致。
越南阻止中国进攻的战略战术是“三线防御”,第一线也即正规军(如第3师、第346师等)负责正面阻击;第二线也即地方部队(省、县武装)负责迟滞解放军推进;第三线也即民兵游击队负责袭扰、破坏后勤。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把大量的地方部队和民兵全力投入边境地区的战斗,其正规部队集结在高平和谅山以南的平原地带。
越南主力部队通过撤退,极大避免了与解放军的正面决战,将精锐的正规军作为预备队保卫首都。为了抵御中国军队,黎笋方面调集了15万当地民兵和边防部队,他们采用游击战术,逐渐削弱了解放军。
虽然民兵远非前线部队,但这些二线越南军队拥有当时中国士兵极度缺乏的东西:经验。在过去的30年里,越南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战争状态,先是与法国交战,然后又与西贡政权和美国交战,到1979年时越南仍然拥有数十万经验丰富的民间老兵可供调遣。
战前,越方在北部边境六省(谅山、高平、老街、河江、莱州、广宁)组建了约15万民兵,并进行了针对性训练。
有赖于这些民兵部队,越南边境地区的防卫惊人地强固。正如越南人所说的那样,边境省份(谅山、高平、黄连山、广宁和莱州等),实际上已经组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在整个越北山区地带,有数不清的洞穴、地道和壕沟,它们都由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民兵把守着。他们还采取多种战术,进行各种各样的战斗,比如地道战、丛林战、突袭战,并且采用陷阱、地雷、激光(“死光”)武器等手段。
战争中,越军民兵往往依托地形设伏。凭借越南边境多山地、丛林的地理优势,他们利用喀斯特溶洞、密林构筑隐蔽火力点。例如,在高平战役中,解放军一部在山谷中行军时,突遭两侧山腰民兵机枪、火箭筒袭击,伤亡惨重。
同时,越军作为解放军的“徒弟”,将我军的游击战法巧妙地学了过去。身经百战的越军民兵常常游击袭扰我军。他们化整为零,夜间对解放军营地发起小规模进攻,破坏后勤补给线,给我军造成了极大困扰。据昆明军区战后报告,越北民兵曾多次袭击我军运输车队,甚至会伪装成平民靠近阵地后突然开火。可以说,神出鬼没的越南民兵部队极大牵制了解放军。
另外,越军民兵还利用自己出身当地,和当地村民联系紧密的优势,建立起了一道全民情报网。解放军的动向常被迅速通报给越军指挥部。这使得解放军在清剿越军民兵的战役中屡屡陷入被动。
解放军与越南军队的战斗虽然持续不到一个月,但激烈程度却出奇地惊人。1979年的这一代解放军又还很年轻,很多战士缺乏作战经验。再加上不熟悉地形这一点,使解放军在开战初期受到了巨大损失。短短三天,就伤亡一万三千余人(初期轻敌,对地形不熟悉,战士们缺乏作战经验)。
三、真实伤亡
尽管初期伤亡惨重,可“徒弟”终归是“徒弟”,在缓过劲后,解放军势如破竹,先克高平,后下谅山,兵锋直逼越南首都河内。
3月5日,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事发生了——中央军委宣布撤军。经过17天的战斗,解放军伤亡不小,越南人同样伤亡惨重。
在被派往迎战“入侵者”的15万名越南边防军和民兵中,有约2万人伤亡(其中阵亡5000余人,受伤1.5万)另有近1万名平民被卷入交火。
越南的统计数据和我国的历史数据可谓是大相径庭。二者的出入非常之大。解放军昆明、广州两军区战后联合统计显示:我军确认击毙民兵11,742人(含身份证明者4,593人);估算击毙民兵6,000-8,000人(无法核实身份部分);俘虏民兵2,417人(含伤员1,203人);估算致伤民兵:15,000-18,000人
中方战报统计的歼敌数字(含正规军、民兵)总数高达5.7万。若按越军正规军伤亡3万计算,民兵伤亡应在2.7万以上,明显高于越方给出的数据。
那么,凶悍顽强的越南民兵部队到底伤亡几何呢?不妨先引入第三方数据来推算。
美国兰德公司1983年解密报告(基于卫星侦察和战俘审讯)显示越军民兵部队阵亡人数约在9,000-12,000之间,伤亡人数约在20,000-25,000人之间。这一数据显然同我国披露的数据更为接近,而和越南官方宣布的两万伤亡这一数据相差甚远。
综合多方资料,越南民兵的伤亡最低值(越方口径)为20,290人,伤亡最高值(中方口径)为35,000人,加权平均后得出的数据为28,000-32,000人。总的来说,这一数据应当较为接近历史真相。
至于为何越南方面披露的伤亡数据远远少于中方数据和国际第三方机构数据,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美国战略研究所1980年报告指出:“越南将大量战斗损失计入平民伤亡,而中方可能将部分民兵误判为正规军。”这种统计差异造成了越南方面伤亡数据和主流数据的偏误。
另外,根据研究发现,越南方面的民兵伤亡数据仅计入持证民兵,未包含临时征召的“突击民兵”(约3万人),也即有相当一部分为越南流血牺牲的民兵在死后都未能得到越南官方的认证。
由于民兵部队以游击战为主,部队分散,越北山区约30%的阵亡民兵未能得到及时收殓。他们的尸骨埋于荒郊野外,越南官方也没将这些人列入伤亡名单之中。
再者,越南方面披露出的两万人伤亡这一数据,还带有着一些为国遮羞的政治意味,真实性则大大存疑。
当前,中越两国因南沙群岛的领土争端而导致南海局势愈发紧张,可能很快就会在不久的将来引发另一场战争。在有着更多现代化打击手段的解放军面前,越南曾引以为豪的民兵还有用武之地吗?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