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端午节包粽子
今天已是农历4月22了,还有十几天就是端午节了。说到端午节,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包粽子。珍珠白姑娘,许配粽叶郎。穿衣去洗澡,脱衣上牙床。通俗易懂的谜语,将包粽子吃粽子的工序和原材料,生动巧妙地展现出来。包粽子是个手艺活。首先要把糯米淘一遍,放在清水里浸泡3—4个小时。浸泡时间过短,糯米吸水不足,导致煮出夹生米或漏米。浸泡时间过长,会导致营养和香味流失。另外要把粽叶洗干净用水煮一下让其变柔软些,滴进几滴香油或其它植物油。这样拨糯子吃时,糯米就不会沾附在粽叶上。然后把泡好的糯米放进粽叶内,用手使劲捏紧,再把一枚大枣或蜜饯啥的放进中间。这个可根据个人喜爱,也有人喜欢把咸鸭蛋的蛋黄或者一块咸腊肉包进去,煮熟拨开粽子,香味四溢。民间有许多种粽子包法,有斧头粽,菱形粽,三角粽,可谓五花八门。端午节时,有很多商家举办现场包粽子大赛,在规定的时间内包好的数量最多最好的前三名,就是获奖者。奖品就是把获奖者自己包好的粽子,全部带回家。顺带再奖一箱饮料等等。商家还会邀请媒体现场报道采访,场面热闹壮观,一系列操作下来,吸引了众多顾客参加,也促进了进一步消费。总之,瑞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源远流长。端午节吃粽子,最广为人知的寓意,是纪念战国时期忠诚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深受当时老百姓的爱戴,为保护屈原遗体不被鱼虾啃食,百姓自动投粽入江,这一习俗延续至今。端午吃粽子的另一层寓意是驱邪避灾与健康祈福。古人认为五月易发瘟疫,是毒月。粽子的三角锥形被视为能包裹住邪气,糯米和馅料是去毒药丸,寓意驱邪避灾,守得天下太平。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