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半两 发表于 2025-6-17 19:48:07

过气演员陪爬泰山:娱乐圈的残酷与现实!!!

最近,一条“男演员没戏拍兼职699元陪爬泰山”的新闻上了热搜。这位演员叫史元庭,曾经演过几部网剧,但一直不温不火。如今影视行业寒冬,他接不到戏,干脆在社交平台挂出“陪爬泰山”的服务,收费699元。服务内容包括陪聊、拍照、帮忙背包,甚至还能“情感疏导”。消息一出,网友炸了锅,有人感慨娱乐圈现实,有人质疑他炒作,还有人直接下单支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娱乐圈的竞争一直残酷。每年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挤破头想进这个圈子,真正能混出头的凤毛麟角。史元庭的经历不是个例,很多曾经有姓名的演员,现在要么直播带货,要么跑商演,甚至转行送外卖、开网约车。行业寒冬下,剧组减少,投资缩水,中下层演员最先被冲击。699元陪爬泰山,听起来像闹剧,背后却是实实在在的生存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觉得他“掉价”,认为演员就该保持神秘感,不该接这种“低端活”。可问题是,当行业不给机会的时候,硬撑面子能当饭吃吗?普通人失业了可以送外卖、摆地摊,演员为什么不能靠劳动赚钱?陪爬泰山一不违法,二不违背道德,明码标价,凭本事吃饭,没什么可嘲笑的。那些高高在上的批评,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有人质疑他在炒作。娱乐圈确实有人靠“卖惨”博眼球,但徐文浩的情况更可能是无奈之举。如果真的想红,大可以制造更劲爆的话题,而不是接这种费体力又赚不了大钱的活。更可能的原因是,他真的需要这笔钱。演员没戏拍的时候,收入是零,但房租、生活费一分不会少。699元对明星来说不值一提,但对一个挣扎在行业边缘的人来说,可能就是半个月的饭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件事最扎心的地方在于,它撕开了娱乐圈的“幸存者偏差”。大众看到的永远是顶流明星的光鲜,却忽略了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横店每年有几十万群演,能混出头的不到1%。即便是科班出身的演员,多数人也只能在小成本网剧里打转,片酬可能还不如普通白领。行业好的时候,他们勉强能糊口;行业一冷,立刻陷入困境。史元庭的“陪爬服务”,不过是娱乐圈底层生态的一个缩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普通人很难理解演员的困境,毕竟他们的收入再低,也比普通打工者高。但问题在于,演员的职业特性决定了他们的收入极不稳定。普通人按月领工资,演员可能一年只拍一部戏,剩下的时间全是空窗期。没有社保,没有稳定收入,年纪稍大就可能被市场淘汰。这种焦虑,外人很难感同身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史元庭的做法其实挺聪明。与其干等机会,不如主动开拓收入来源。陪爬泰山听起来另类,但本质上是一种“体验经济”。现在很多人愿意为个性化服务买单,比如陪逛、陪聊、陪玩。他的演员身份反而成了卖点,毕竟能和一个“明星”一起爬山聊天,对部分人来说是有吸引力的。如果他真的能把服务做好,说不定能开辟一条新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娱乐圈的寒冬短期内不会结束。演员们要么转型,要么另谋出路。史元庭的选择给同行提了个醒:放下身段,活下去才是硬道理。行业没有铁饭碗,与其抱怨市场残酷,不如早点适应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件事最该讨论的不是“演员该不该陪爬泰山”,而是为什么一个正经科班出身的演员,会沦落到无戏可拍的地步。影视行业的问题远不止“寒冬”那么简单,资本泡沫、流量至上、题材限制……太多因素让中小演员失去生存空间。徐文浩的699元陪爬服务,不过是大环境下的一个无奈注脚。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觉得演员兼职陪爬泰山是自降身价,还是务实的选择?娱乐圈的“下沉”现象,到底该怪行业还是怪演员自己?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过气演员陪爬泰山:娱乐圈的残酷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