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泰边境持续紧张,柬埔寨感谢中国,泰国政治闹内乱,佩通坦悬了
前言自5月28日爆发边境冲突以来,尽管柬埔寨与泰国克制局势升级,但边境却仍然持续紧张,双方暗战持续不断,不仅在电力、通信、贸易等问题上做文章,甚至开始限制边境流通,引起外界关注。
边境冲突的深层矛盾与升级路径
自 5 月 28 日柬泰边境爆发武装冲突以来,双方在柏威夏寺周边地区的对峙持续发酵。这场看似突发的军事摩擦,实则是殖民时代遗留问题与现代资源争夺的叠加产物。
柏威夏寺的主权归属争议可追溯至 1904 年法国与暹罗的边界条约,尽管 1962 年海牙国际法院裁定寺庙归柬埔寨所有,但周边 4.6 平方公里土地的主权仍悬而未决。
2008 年该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两国多次爆发武装冲突,2013 年国际法院再次裁决柬埔寨拥有周边区域主权,但泰国军方始终未完全撤离争议地带。
此次冲突的导火索是 5 月 28 日泰军在争议地区的军事行动,导致一名柬埔寨士兵死亡。双方虽在冲突后进行高层对话,但紧张态势未获缓解。
泰国单方面关闭多个边境口岸,柬埔寨则宣布禁止泰国农产品入境,两国在电力、通信、贸易等领域展开暗战。更值得关注的是,泰国被指借边境冲突转移国内政治矛盾。
历史上多次边境危机均发生在泰国政局动荡期,如 2008 年冲突直接导致泰国外长辞职和政府更迭。2025 年的冲突同样笼罩在泰国军政博弈的阴影下,有分析认为泰军制造事端可能是为军事干预铺路。
柬埔寨的外交突围与中国的战略支撑
面对泰国的高压态势,柬埔寨采取了 “法律战 + 经济反制” 的组合策略。
6 月 2 日,柬埔寨宣布将柏威夏寺周边四处争议领土提交国际法院裁决,尽管泰国明确拒绝第三方介入,但这一举措为柬埔寨争取了国际舆论支持。
在经济领域,柬埔寨以24 小时最后通牒迫使泰国恢复边境通行,若泰国军方不配合,柬埔寨将全面禁止泰国农产品进口,这对严重依赖柬埔寨市场的泰国农业构成直接威胁。
在这场博弈中,中国的角色至关重要。柬埔寨多次公开感谢中国的长期支持,这种支持既包括历史层面的无偿援助,也体现在当前的战略协作中。
中国援建的云壤海军基地升级项目不仅提升了柬埔寨的国防能力,更成为中柬军事合作的象征。
在边境冲突期间,中国虽未直接介入调解,但通过 “一带一路” 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合作强化了柬埔寨的经济韧性,间接削弱了泰国的施压效果。
中国在东盟框架内的影响力也为柬埔寨提供了外交缓冲空间 —— 尽管东盟因 “不干涉内政” 原则难以直接介入,但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协调,客观上制约了泰国的激进政策。
泰国政治内乱与佩通坦的执政危机
与边境冲突同步发酵的,是泰国国内的政治地震。总理佩通坦因处理边境问题不力,陷入多重危机。
6 月 18 日,其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的通话录音遭泄露,录音中佩通坦请求洪森协助缓解边境紧张局势,这一行为被泰国保守势力指责为 “损害国家尊严”。
执政联盟第二大党自豪泰党随即退出联盟,导致佩通坦政府失去议会多数支持。6 月 19 日,泰国上议院政治伦理委员会正式启动罢免程序,要求解除佩通坦职务。
这场危机暴露了泰国政治体制的深层矛盾。佩通坦所属的为泰党虽在 2024 年大选中胜出,但保守势力通过宪法法院等机构持续施压。
宪法法院已以 “违宪” 为由解散前进党,并禁止其高层从政 10 年。佩通坦的困境折射出泰国 “民主表象” 下的威权底色 —— 军方和王室势力仍掌握实际权力,民选政府的政策空间被严重压缩。
泰国经济正面临家庭债务高企、出口疲软等挑战,政治动荡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信心,股市在冲突爆发后一度大幅下挫。
地区格局演变与未来挑战
柬泰冲突的持续发酵,正在重塑东南亚地缘政治版图。对柬埔寨而言,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领土争端与强化中柬合作,是其突破外交孤立的关键。
6 月 14 日至 15 日,两国举行时隔 12 年的联合边界委员会会议,同意派遣联合勘测组推进划界工作,但柬埔寨同时明确将四处争议地区提交国际法院,显示其 “双线并行” 的策略。
对泰国而言,边境危机与政治内乱的叠加,可能导致其在东盟内部的影响力下降,尤其是在区域经济整合中陷入被动。
国际社会的反应呈现分化态势。东盟虽呼吁克制,但受限于 “不干涉内政” 原则,难以提供实质性帮助。
越南、马来西亚等邻国的表态较为谨慎,而中国通过支持柬埔寨的法律行动和经济反制,间接表明了对泰国激进政策的不满。美国在此次危机中保持低调,未像以往那样公开支持泰国,这可能与中美在南海等议题上的博弈有关。
结语
柬泰冲突的走向取决于三个变量:一是国际法院对争议领土的裁决能否被双方接受;二是泰国政治危机是否会引发军方直接干预;三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协调能否推动双方重回谈判桌。
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冲突都将深刻影响东南亚的安全架构与经济合作模式。对于柬埔寨而言,如何在大国博弈中保持战略自主,是其长期发展的关键。
对于泰国来说,能否平衡国内政治改革与对外关系稳定,将决定其能否走出 “周期性动荡” 的怪圈。而中国在其中的角色,既需要维护与柬埔寨的传统友谊,也需避免过度刺激泰国,在地区稳定与自身利益之间寻求微妙平衡。
信息来源:柬泰边境缘何烽烟再起?---中国网观点中国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