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钦 发表于 2025-6-21 05:32:05

越南和印尼,给了中国同一个信号,解决完菲律宾,南海大局将定

南海的风浪从未真正平息。越南和印尼,这两个东盟关键国家的一系列动作似乎传递出某种默契——它们并未跟随美国的指挥棒起舞,反而悄然调整姿态,向中国释放了微妙的信号。

当美军航母停靠岘港,印度护卫舰交付越南海军时,外界曾猜测河内会倒向西方。
然而,越南高层迅速访华,强调中国仍是“头等优先的合作伙伴”。
印尼则突然将东盟联合军演从敏感的北纳土纳海域移至马六甲海峡,避开了可能刺激中国的敏感地带。这两国为何如此谨慎?

美国印太战略下的南海暗流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外交和军事动作,其核心目标之一便是应对中国的崛起。
在亚洲地区,美国试图通过加强与区域内国家的合作,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圈。
南海,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关键海上通道,自然成为了这场地缘政治“棋局”中的重要一环。

美国对越南的频频示好,是其印太战略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美国多次派遣高层级官员访问越南,其意图显而易见:通过提升美越关系等级,利用越南在南海的地理位置和影响力,对中国形成牵制。

在越南总理范明正出访美国之前,美军“里根”号航母战斗群抵达越南岘港进行访问。
航母战斗群作为美国军事力量的象征,其在越南港口的出现,不仅向越南展示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试图拉拢越南站在其一边,也无疑是在向中国传递一种信号。

除了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也积极加入了与越南加强往来的行列。印度曾向越南海军赠送了一艘自产的护卫舰。
印度的这一举动,既是出于其自身在印度洋和南海地区的战略考量,也与配合美国战略布局的意图不谋而合。

印度一直寻求扩大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通过与越南等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试图在南海地区争取更大的发言权。
而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地区的重要盟友,也紧随美国的步伐,加强与越南的合作,意图在南海地区发挥作用,对中国形成所谓的“包围圈”。

尽管美国、印度等国积极拉拢,但越南在外交战略中始终将中国视为最为关键的一环。越南与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经济联系。
从历史上看,两国有着相似的革命经历,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相互支持。
在经济方面,中国是越南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越南的许多产业对与中国的贸易往来高度依赖,中国的巨大市场对越南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河内方面并没有被外部因素轻易左右。越南深知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绝不可能配合美国搅动南海局势。
越南清楚地认识到,一旦卷入美国的战略布局,将会对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越南在与各方交往时,始终保持着一种谨慎的平衡姿态,既不完全倒向任何一方,也努力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

印尼的“务实”选择

在南海问题上,印度尼西亚在2023年也做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决定。
印尼原本计划将其负责主办的东盟首次南海联合军演的举办地定在靠近“九段线”的北纳土纳群岛周边海域。
“九段线”是中国在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表示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印尼将军演地点选在靠近“九段线”的区域,这一举动无疑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解读。

随后印尼方面改变了计划,将军演地点改到了马六甲海峡附近的南纳土纳海域。
印尼军方称,这场预定在9月举行的军演是一次非作战演习,地点的改变主要是考虑到救灾等科目演练的现实需要,并强调更改地点的决定是独立作出的。
然而,结合中国与东盟等国的关系来看,印尼军方作出这一改变,大概率是因为原先的演习规划遭到了本国甚至东盟内部的反对。

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已经有20年的时间,在这20年里,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联系逐渐加深。
中国是东盟最重要的外贸伙伴,双边贸易总额已经超过了6.5万亿元人民币。
越南等东盟国家通过接收来自中国的产业转移,自身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维护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对于东盟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印尼改变军演地点,也是为了避免因军演地点问题引发与中国不必要的紧张关系,从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小马科斯政府的“南海戏码”

在南海这片牵动全球神经的海域上,菲律宾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无疑成为了一个突出的“不和谐音符”。
作为曾受美国长期殖民影响的国家,菲律宾在军事和外交领域与美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在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这种联系进一步深化,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姿态也变得更加强硬和具有挑衅性。

菲律宾向美国开放了四处新的军事基地,使美军得以更便捷地介入台海和南海事务。美菲两国还频繁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演习地点包括战略要地吕宋岛。
这些军演虽然名义上旨在提升双方的军事协同能力,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意图是美国向中国展示军事实力,施加威慑。
美、菲、日三国在南海海域进行了一次海上执法力量的联合演训,这种明显的“拉帮结派”行为无疑推高了南海地区的安全风险,对区域和平稳定构成了挑战。

在得到美国明确支持后,菲律宾军警部门在南海方向上的行动变得更加大胆。
菲律宾船只频繁出现在仁爱礁等敏感海域,试图加强其所谓的“控制”。
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菲律宾一艘破旧军舰长期非法坐滩仁爱礁,企图以此来宣示其所谓的“主权”,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

此外,菲律宾还在多个南海岛礁附近放置导航浮标,试图以这种方式“宣示”其所谓的“南海主权”。
这些挑衅性的行动,严重侵犯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公然践踏。
更具争议的是,2024年11月8日,菲律宾颁布了两部涉及南海的国内法律,这两部法律有多处内容与国际法规定和国际海事组织决议不符。
菲律宾试图通过国内立法的方式,将其在南海的非法主张“合法化”。

讽刺的是,当天美国国务院迅速发表声明,明确支持菲律宾的所谓“海洋区域法”,这充分暴露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偏袒和干涉立场。
为了实现自身的战略利益,美国不惜支持菲律宾的非法行为,这无疑是在破坏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的“划清界限”与坚决反制

面对菲律宾在南海的持续挑衅行为,中国采取了坚决且有力的反制措施。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丁铎曾指出,领海基线的划定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意味着无论是渔船、商船还是军舰,其进入相应区域的界限都将变得明确。
领海基线的划定,就像是给中国在南海的权益明确地划出了一条“红线”,任何国家一旦触碰这条红线,侵犯了中国的合法权益,都必将遭到中方的坚决反制。

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不仅体现在法律层面,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例如,2025年6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在南海组织了海空联合巡航。
这一行动,正是对菲律宾拉拢域外国家组织所谓“联合巡航”、企图推高南海地区安全风险、破坏区域和平稳定行为的有力回应。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部队持续保持高度戒备,明确宣示将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任何搅动南海局势、制造冲突热点的军事活动,都在中方的严密掌握之中。
中国通过这种实际行动,向菲律宾和国际社会清晰地表明了中国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捍卫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坚定决心。

从这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尽管菲律宾政府仍试图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并持续在南海问题上制造“不和谐”的杂音,但在中国与东盟全面深化合作,以及中国与大多数东盟成员国关系稳定向好的大背景下,这些声音尚不足以改变大局。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持续加强,双方都深刻认识到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于各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在此前的事件中,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的行为已经向中国释放出积极信号,即绝大多数东盟国家并不愿意被美国裹挟,从而搅乱南海局势,而是更倾向于与中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
这种区域内的共识和合作,无疑是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保持战略主动,维护地区稳定的重要基石。
参考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位南海组织海空联合巡航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越南和印尼,给了中国同一个信号,解决完菲律宾,南海大局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