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现在安全吗?
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金色友谊50年”,这是中泰两国友好交往史的重要里程碑。50年来,无论是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泰两国始终守望相助、和睦相处。5月26日,中国社科院与泰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举办第五届中泰智库论坛,就中泰关系、人文合作、安全交流、互联互通、科技创新和农业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中泰安全合作有怎样的独特意义?两国在地区安全中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中泰在科技创新领域进行了哪些合作?如何将“免签红利”转化为科技人才的流动优势?端午将至,去泰国旅游安全吗?
中国社科院亚太安全与外交研究室主任张洁、泰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人才中心和知识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塔宁·巴恩,泰国宋卡皇家师范大学创新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苏帕妮·凯乔姆接受了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的采访。
中泰合作是典范,也是模板
张洁在会上指出,中泰安全合作呈现出“元首引领、基础扎实、成果丰硕”的三大特色,已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安全合作的重要样板。
会后接受长安街知事专访时,她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亚洲安全局势。她表示,亚太格局正面临深刻重塑,而影响区域安全最关键的变量依然是中美关系:“怎么看周边,第一要看大国关系,尤其是中美的互动,这对整个亚洲安全结构的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张洁指出,尽管泰国是美国的盟友,但它也是一个老牌外交强国,作为东南亚唯一没有被殖民过的国家,泰国在历史上形成了非常高超的外交策略,外界常称其为“玩虎政策”——在大国之间灵活周旋,始终保持中立和相对平衡的态势,这也是中泰能够在多变局势下保持稳定合作的原因之一。
张洁在论坛上发言。图源: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在大国博弈加剧背景下,东南亚的战略地位被进一步凸显,而中泰合作则为区域塑造“合作大于对抗”的安全环境提供了现实模板。
在安全领域,张洁指出,中泰两国的合作起步较早,特别是在军备方面,其本身也是安全互信的重要体现。中国早在2016年就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了泰国最主要的武器供应国。
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泰在打击电诈、灾害应对、人员培训和技术转让等领域的合作也在持续加深,体现出“中泰一家亲”的传统友好关系与现实战略互信的深度融合。
此外,泰国并非南海争议当事国,还能积极参与澜湄合作,泰国的立场也让它在中国—东盟的安全合作中能够发挥一种中立且积极的作用,扮演着“润滑剂”的角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琳通公主等王室成员凭借个人魅力为中泰关系的友好增添了积极因素。总体而言,中泰合作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合作的典范。
更好地管理人员流动才能真正获利
关于中泰科技创新领域合作的进展,泰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人才中心和知识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塔宁·巴恩表示,中泰双方已于2023年同意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泰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中国研究中心,这个平台总部位于泰国曼谷,重点聚焦高铁建设、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新能源产业等领域。过去两年里,该平台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进展,接下来还要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拓展到科技创新与文化遗产保护等新领域。
塔宁·巴恩在论坛上发言。图源: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他指出,目前,中泰科技合作还面临一些结构性障碍,比如“信息孤岛”问题。中泰两国人民之间在认知上也有不小的差异,需要通过更多的信息交流和思想互动来弥合。此外,一些合作从政策到实际落实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政策制定者更清晰地传递信号,让相关部门和公众都理解合作的方向和意义。
“在中泰互相免签的政策出台后,双方还需要更好地管理人员流动,比如筛查机制、风险防控等方面要更加完善,才能真正实现互利。”巴恩表示,中国希望与拥有良好治理、清廉高效的伙伴合作,这对泰国也是一种激励。我们需要在反腐、禁毒等方面作出改进,同时完善“基础设施软件”,包括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等,才能为中泰之间更深入的科技与人才合作打下基础。
“泰国整体安全情况有明显改善”
泰国宋卡皇家师范大学创新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苏帕妮·凯乔姆在采访中分享了她对北京的感受、泰中旅游交流现状以及文化互鉴的看法。
苏帕妮表示,这是她首次来到北京,城市中遍布的月季花和良好的市容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提到,相较于泰国的湿热天气,北京的初夏令她感到十分舒适。
苏帕妮·凯乔姆在论坛上发言。图源: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谈及中泰互免签政策实施后中国游客赴泰热潮,她指出,近年来中国游客的出行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更多人倾向于自助游、寻找社交媒体上推荐的小众景点,而非随团前往热门景点。她认为这种趋势对泰国旅游安全管理提出了挑战,泰国政府已开始加强应对,例如增加警力部署于旅游集中区域,提升游客安全保障。
在文化旅游方面,苏帕妮介绍说,泰国近年来大力推广本地文化体验式旅游,例如学习泰餐烹饪、参观当地集市、了解民众日常生活等,这种“沉浸式体验”越来越受到中国游客欢迎。
她强调,目前泰国的整体安全状况较去年年底已有明显改善,相信对中国游客而言已“更加安全”。
被问及泰国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时,苏帕妮表示,泰国人特别钦佩中国人在实现目标方面所展现的努力精神和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的能力,这种勤奋和灵活思维方式令人十分敬佩,甚至超越了一些文化事物本身。
同时,泰国年轻人也对中国美食尤其感兴趣,尤其是面食类食品。很多泰国餐厅也开始融合这些中国风味。这也是为什么最受泰国游客欢迎的中国城市并非北京或上海,而是成都,辣味菜系与泰国人的口味高度契合。
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记者:刘晓琰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