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还是失算了,南北高铁不再是筹码,被边缘化已成定局
越南的南北高铁项目,曾经被当作国家发展的救命稻草,甚至是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一张王牌,可如今却成了个让人头疼的大包袱。从2002年第一次被提上议程,到2024年国会终于拍板通过,这条高铁的推进之路简直就是一部“拖延症”大戏。越南政府本来指望靠这个项目提振经济、拉近南北差距,还能在东南亚地区刷一波存在感,但现实却是骨感的:项目不仅没成为谈判桌上的筹码,反而让越南在区域竞争中越来越靠边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从梦想蓝图到现实泥潭
南北高铁项目,简单来说,就是要把越南首都河内和经济大心脏胡志明市用一条高速铁路连起来。全长大概1500公里,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
如果真建成了,从河内到胡志明市的路程就能从现在的30多个小时缩到5小时,沿线20多个省市也能搭上经济发展的快车。
这条高铁不只是个交通工具,更是越南政府眼里的“国之重器”——既能拉动投资、搞活旅游和物流,还能让国家形象更现代化,顺便还能少烧点油、减点排。
这个想法最早是2002年提出来的,当时被写进了越南的铁路运输发展计划。那会儿,越南经济正处于起飞阶段,政府雄心勃勃,想借着基础设施建设把国家推向新高度。
可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像个泼冷水的家伙。20多年过去了,这条高铁还在纸面上打转,真正动工的日子遥遥无期。资金不够、技术不行、国际合作谈不拢,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把项目拖成了“老大难”。
二、国际合作与谈判:两头下注,两头落空
要建高铁,光靠越南自己肯定不行,得找外援。越南政府也不是没努力,早些年就盯着日本和中国这两大高铁强国,想借他们的技术和钱把项目搞起来。
可惜,越南在谈判桌上玩的那套“两头下注”的小聪明,最后把自己给坑了。2010年,日本带着新干线技术来谈合作,开价558.5亿美元。越南国会一看这数字,头都大了,直接以“投资太高”为由把方案否了。
越南的想法是:否了日本,压低价格,或者逼中国跳进来竞标。可日本哪是好糊弄的?人家直接拍屁股走人,连回头看一眼都没兴趣。越南这招“欲擒故纵”算是白玩了。
2015年,越南又转头找中国谈,想借助中国高铁的经验和技术。这次谈判倒是签了个意向书,但内容模糊得跟白纸差不多。
越南还指望拿这个意向书去刺激日本重新回来,可日本压根不吃这套,2016年彻底退出。中国的态度也很暧昧,既没明确承诺,也没实质性动作。越南这波操作,等于两头都没抓住。
除了日本和中国,越南还跟德国、韩国等国家聊过,可结果都不咋地。这些国家对项目有兴趣,但一谈到核心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就开始打太极。
越南想要的低成本、高技术援助,人家不愿意给;人家能给的,越南又觉得不够。时间一拖再拖,国际合作方对越南的诚意和能力都开始打问号。
这几年的折腾下来,越南在国际谈判中的主动权越来越少。原本想靠高铁项目在国际舞台上刷存在感,结果却成了个“谈着谈着就没下文”的笑话。
三、技术与资金瓶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建高铁不是修条普通铁路,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越南在这两方面都明显底气不足。
越南现在的铁路系统大多是老旧的米轨(1米宽),而现代高铁用的是1435毫米的标准轨。这轨距一变,技术问题就来了:老铁路咋改?新高铁咋建?
光是这个问题就争了好多年还没定论。更别提越南国内企业了,高铁这种高精尖工程,设计、施工、信号系统、电力系统,哪样他们能搞定?几乎全得靠外援,可外援又不给力。
再看看自动化水平,越南铁路现在还靠人工调度为主,想直接跳到高铁的全自动运行,简直是天方夜谭。技术路径不明确,标准摇摆不定,设计图改了一版又一版,时间和成本全搭进去了。
南北高铁的预算,最新估计得670亿到72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越南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一千多亿美元,这项目等于吞掉一半多的国库。
政府想靠国际贷款和国内企业投资来凑钱,可国际合作方撤资,国内企业又没这实力。结果呢?钱没着落,项目只能干瞪眼。
除了技术和钱,越南在项目管理上也一团糟。技术标准没定,资金方案没落实,政策来回摇摆,工程设计改了又改。政府这边推一下动一下,不推就停着。这种犹豫不决的态度,把项目推进的速度拖得比蜗牛还慢。
四、周边国家的发展:越南被甩在身后
看看周围国家的高铁进展,越南的处境就更尴尬了。
2021年老挝开通了中老铁路,从万象到中国边境的交通时间大幅缩短。结果呢?GDP增速蹭蹭往上冲到7%,万象车站每天发车量翻倍,水果出口量涨了42%。这条铁路不仅方便了人流物流,还把老挝的经济潜力给激活了。
泰国的高铁项目也在稳步推进,沿线地区被划成“免税产业走廊”,吸引了大批外资。数据显示,高铁沿线房价涨了21%,商业活动也跟着火起来。泰国通过高铁,把自己变成了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节点。
反观越南,南北高铁还在“图纸修正-技术摇摆-资金难保”的死循环里。轨距、车速、电力系统这些基本问题都没敲定,信号系统和车厢制造全指望未来的“技术转让”,可到现在连个靠谱的合作方都没影。周边国家的高铁都跑起来了,越南却还在起点徘徊,差距越拉越大。
这种对比下,越南在东南亚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本来想靠高铁融入泛亚铁路网当个关键节点,现在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抢先机。
五、地缘政治影响:筹码变鸡肋
南北高铁对越南来说,不只是个经济项目,更是个地缘政治工具。政府当初是想通过这条铁路,把自己打造成连接中国和东盟的枢纽,顺便在中美博弈中找个平衡点。可项目拖到现在,不仅没帮上忙,反而让越南的处境更被动。
在中美战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越南本来有机会靠高铁项目拉拢日本、美国这些国家,给自己加点筹码。可日本退出,美国没兴趣,中国又在东南亚其他国家的高铁项目上进展顺利,越南的“平衡策略”完全没发挥作用。
高铁没建起来,越南在东南亚的话语权自然受影响。老挝、泰国这些邻居靠高铁提升了区域地位,越南却因为项目迟迟不动,在东盟内部的竞争力下降。更糟的是,国际社会开始质疑越南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这对未来的合作和投资可不是啥好信号。
虽然南北高铁项目现在一堆问题,但越南政府还没彻底放弃。2024年国会通过决议后,政府开始积极推动招标和开工。总理范明政几次公开喊话,说高铁是国家的“当务之急”,还鼓励国内企业多参与。
计划是2025年启动招标,2035年建成通车。可这目标听着挺美,真要实现还得过几道坎:钱从哪来?技术咋解决?国际合作咋谈?这些老问题不解决,高铁还是建不起来。
要想把高铁搞成,越南得先把技术标准定下来,别再摇摆了。资金方面,得找个靠谱的合作伙伴,锁定资金来源。国内企业也得加把劲,至少在一些基础工程上能顶得上。
国际合作上,越南得放下点架子,别老想着两头占便宜。中国的高铁技术成熟,经验丰富,成本也相对可控,越南完全可以考虑跟中国深度合作,学学老挝的成功经验。当然,这得看越南能不能摆正心态,别再玩“两头观望”的老套路。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