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号探秘人 发表于 2025-6-26 23:55:56

怀旧70年代港星:功夫巨星-成龙,凭3次转折改变了一生(No.20)

经典永流传,提到70年代港星,你脑海中是否会浮现成龙的名字?[微风]
世人只知成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背后暗藏的“辛酸史”?

自幼辍学、童星出道,从龙套到龙虎武师,好不容易成为主角,却又沦为“票房毒药”。
低谷期开创功夫喜剧先河,挫败后成为好莱坞巨星。
光鲜之后,逐渐转型幕后的成龙,来时路不禁让人感叹一波三折!
但也恰恰是这3次重大转折,造就了成龙坎坷又传奇的一生。
调皮孩子的武术路

一年级就辍学的小孩子,他会有怎样的前程?
可谁也没想到,正是因为这早早的辍学,竟让他的人生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作为从内地逃难来到香港的年轻夫妇的孩子,从生下来那一刻起,他的人生似乎就注定了波折。
果然,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因为父母付不起巨额的生产费,成龙就差点成了别人家的领养儿。
但好在,作为父母的第一个孩子,不舍的他们最终还是凑足了医药费,将孩子带回了家。
可就算留在了亲生父母身边,他的日子也并没有那么好过。

父亲是法国大使的厨子、母亲是管家,父母工作的特殊性,让成龙从小就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父母的忙碌,让疏于管教的成龙随着时间的流逝,日益变得好动调皮。
不喜欢读书的他,更是因为喜欢和别人打架、早早得就辍学了。
小小年纪就成了“不学无术”的人,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成龙的未来简直没法想象。

但好在“福祸相依”,喜欢打架的他,也因此得到了逆天改命的机会。
爱打架、还爱看武侠片,看着儿子如此崇拜武星,甚至还一心想上山学艺。
父亲便“将计就计”,将成龙送到了中国戏剧学院,拜武生占元师傅为师,开启了学艺之路。
这样的选择,对成龙来说可谓是欣喜万分、得偿所愿。

可真正开始学武后,成龙才发现一切都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随着成龙来到中国戏剧学院,父母也因为工作原因前往澳洲定居。
陌生的环境加上练功的清苦,师父的严厉加上家常便饭的挨打受罚。
让年仅7岁的成龙常常因为辛苦和想家,而偷偷在被窝里哭泣。

但当时间一天天流逝,知道哭无法改变现状后。
成龙便将难过化为动力,开始认认真真的学功夫,不敢有一丝懈怠。
而皇天不负有心,他的努力终是换来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靠着优异的表现,成龙不仅被选为“七小福”,常常随师傅参加演出。
更是在小有名气后,成了登上荧幕的小童星。

后来,随着京剧行业的落寞,和电影业的蓬勃发展。
成龙便彻底投身到武行,开启了跑龙套的岁月。
武生的功底加上吃苦的耐性,很快成龙便在其中脱颖而出,成了一名“龙虎武师”。

小有名气还赚的更多,那时的成龙可谓是在影视圈站稳了脚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风云,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的他,却因为一个人的离世,就此跌入了谷底。

票房毒药的功夫喜剧

1971年,当成为龙虎武师的成龙,遇到了李小龙,命运的轮盘也再度开启。
能和自己的偶像同台演出,成龙很是卖力。
作为当时开创香港功夫片热潮的人物,李小龙可谓是每个龙虎武师的标榜。
可谁也没想到,功夫片热潮才刚刚开始,李小龙就意外去世了。

突如其来的状况,让香港功夫片一夜之间坠入了谷底。
而靠功夫片吃饭的龙虎武师们,也瞬间就此失业。
刚看到曙光就丢掉了工作,面对突然的电影也低潮,走投无路的成龙只能来到澳洲,投奔父母。

那段时间,他做过水泥工、到工地搬过砖,甚至为了麻痹自己,他还在餐厅又找了一份工作。
试图用连轴转的生活,来逃避自己的辛酸处境。
十年的功夫、弹指一挥间竟没有了用武之地,事业刚起步就陷入绝境。
这样的打击,任谁都无法坦然接受。

但好在,成龙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反倒是每天都会坚持练习。
而是金子总会发光,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一通电话为他迎来了转机。
1976年,为了打造出第二个“李小龙”,武功功底深厚的成龙得到了导演罗维的赏识。
作为亲手捧红李小龙的导演,要拍《新精武门》的他,邀请成龙回到香港,来做这部戏的男主角。

面对这样的邀请,成龙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转机的开端竟也是跌入谷底的开始。
因为一心要打造第二个李小龙,如出一辙的剧情和拙劣的模仿。
让成龙在接连拍了几部功夫片后,不但没有成名,反倒是被观众批评的一无是处。

而屡战屡败的票房,更是让成龙彻底沦为了“票房毒药”。
刚燃起的希望,又被全部熄灭,成龙再次陷入了迷茫。
深知李小龙只有一个的他,在这时才终于明白,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也就是在这时候,吴思远找到了他。

这次,他没有急于打造一个李小龙的替身,而是选择让成龙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优势。
当硬桥硬马的真功夫,遇上诙谐幽默的动作设计。
靠着一部《蛇形刁手》和接下来的《醉拳》,成龙开创的功夫喜剧时代,也就此到来。
接二连三的票房大爆,让成龙彻底开启了属于他的功夫时代。
而随着功夫巨星走向国际,新的挑战也接踵而来。

国际巨星的晚年生活

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随着港星闯美成为趋势,成龙也成为了其中一员。
可当他真正成为了国际巨星,谁也没想到,他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名气的大增,让好莱坞也发出了对成龙的召唤。
只是,那时的成龙,刚成为圈里的新贵,根基不稳的他,突然闯美势必会败兴而归。
果然,1980年首次进军好莱坞的他,就因为和导演分道扬镳的想法,落了个票房口碑都很差的结局。

但一次的失败,并没有让成龙就此放弃。
回到香港后,他一遍坚持自己的电影思路,一边用自己的方式,筹备一部警察电影,势必要打破美国对国人的偏见。
在经历了几年的沉淀之后,从《警察故事》到《A 计划》,再到《红番区》。

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成龙,终于就此成为打入美国好莱坞市场。
而两年后的《尖峰时刻》,不仅让成龙登上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
更是让他就此一跃,成为好莱坞一线巨星。

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并没有让他就此迷失自我。
反倒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将目光放到了更长远、更广阔的高度。
让成家班开枝散叶,成为影视圈武术指导、动作指导的中坚力量。
利用影响力,做公益、做慈善、宣传中国文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龙也逐渐开始转型幕后、并致力于新人的培养。

2016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成龙再次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从“荧幕焦点”到“行业推动者”,从“娱乐明星”到“社会榜样”。
将重心放在电影工业传承和文化输出上的他,如今的人生价值早已超越了银幕范畴。
尽管曾经的他,风流韵事满天飞。
但作为一位对电影事业做出无数贡献的电影人,他终是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下期想看谁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

创作不易,点赞收藏,关注博主不迷路。

参考资料:
新浪网——成龙大哥二三事(图)

南都娱乐周刊——策划:成龙 华语电影最后一条龙(组图)

澎湃网——成龙:从影60年,我用生命做赌注

百度百科——成龙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怀旧70年代港星:功夫巨星-成龙,凭3次转折改变了一生(No.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