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论道 发表于 2025-6-28 13:19:04

越南为何至今无力翻身?许世友撤军前发布的3个命令,真是太高明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一把火点着了几十年的账本,烧的不是纸,是命运。
1979年那场动静不小的仗,表面上收了兵,其实该算账的才刚开始。
许世友当时是广州军区司令,前线的调度、撤退、清场,全是他拍板。
他不是个绕弯子的人,到了要走的时候,没讲情面,直接下了三道命令,看着简单,背后却是一连串动真格的动作。
当年中国给越南站台,是实打实地帮过。
从打法国人、打美国人开始,粮食、枪炮、人手、技术样样到位。

可越南那边一统一,转身就贴上了苏联,边境上还对着中国人开火。
许世友把那叫“翻脸比翻书还快”,他咽不下这口气。
第一道命令,不绕弯,明说就是全拆。
凡是中国当年帮着建的军事基地、工厂、通讯中心,一个不留,全炸。
给他们铺的路,他们拿来通军车;给他们修的桥,他们运的不是物资,是子弹。
撤军的时候,工兵带着炸药一路走一路清。

铁路一段段炸断,兵工厂被掀屋顶,弹药库直接炸成了火球。
那几天夜里,越南北部的天都是红的。
有人说这不讲情面,许世友当时怎么回的?“我们当初帮他们,是因为他们穷,现在拿我们的东西砸我们脑袋,那就不能留。”炸完之后,越军直接瘫了半边。
没了基地,没了通信,部队之间靠人跑消息,连夜调兵都调不动。
第二道命令,真是把账算到根上了。
当初给的枪、子弹、粮食、毯子,能带走的都带走。

越南那边军队仓库里,一箱箱的子弹还贴着中文字,连罐头都是中国产的。
许世友说:“这些是老百姓勒紧裤腰带省下来的,留给他们,他们还得拿来打我们。”于是一路带走,带不走的就地烧毁。
连被褥都拆了线,怕被他们拼起来再用。
那时候中国部队自己也是白面都舍不得多吃一口,结果仓库里一堆好东西成了敌人的补给,这口气谁都咽不下。
士兵们边收边骂,有的直接说:“这不是撤军,是收债。”有些地方的老百姓看着仓库被清空,一脸愣神,没人敢吭声。
第三道命令最狠,专挑路下手。

许世友说得清楚:“他们离不开路,打仗靠路,运粮靠路。
咱们不守,但得让他们缓不过劲来。”铁路枢纽、桥梁、公路交汇点,炸一个少一个。
有一条山路是当年中国工兵连着修了三年,撤军前一夜全炸平了。
许世友没回头,他说:“这是我们该干的。”
越南那边的交通一断,问题就来了。
物资运不出去,军队调不动,连边境的补给都得靠人背。

后来有记录说,越南一支部队三天都没吃上饭,就是因为那条路被炸了,车过不去。
这三道命令一套下来,越南的军事系统短时间内基本瘫痪。
打不起来仗了,资源也调不到了。
可问题不止在军队,老百姓也跟着遭了罪。
工厂停了,粮食涨价,孩子上不了学,连医院都缺药。
越南本来觉得统一之后能腾飞,结果这三道命令直接让他们摔了个跟头。

有人说许世友这是动了狠,他自己却说:“这是给他们个冷静的机会。”他明白得很,中国不想占人一寸地,但也不能让人骑头上。
这事过后,越南用了很多年才慢慢缓过来。
军事上靠苏联撑着,经济上靠自个儿熬。
可那几年,什么都贵,什么都缺,老百姓的日子不是一般的苦。
有越南的干部回忆说,那几年最难的是过年,因为连米都不够分。
许世友没再回过越南战场,但他那三道命令,几十年后还有人提。

不是因为它多震撼,而是因为它太管用了。
这仗打完,许世友调回去了,后来也没再带兵打仗。
他的晚年很安静,住在济南,偶尔有人去看他,他也不多说当年的事。
有人问他那三道命令值不值,他只是摇头,说:“做了,就不后悔。”

参考资料:
《许世友的最后一仗》,胡居成,《党史纵览》,2004年2月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越边境作战纪实》
《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资料汇编》,军事科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越南为何至今无力翻身?许世友撤军前发布的3个命令,真是太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