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媒体报道,10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印双方目前已经在边境问题上达成了解决方案。
事实上,在中方对此事作出回应的前一天,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出席其媒体活动时就曾放出消息称,在双方“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外交”下,中国和印度已经在边境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双方军队的巡逻安排已恢复到2020年时候的状态。
坦率地讲,如今双方能达成共识,的确实属不易。据悉,距离中印边境爆发冲突已经过去四年时间,在这四年里,中国与印度就此事已经举行了31轮的外交谈判。
但中印此次能谈拢也并不意外,因为双方早在今年8月底举行的第31次边境问题磋商会议中,就已经明确表示要尽快让现在的边境局势翻篇。
不仅如此,苏杰生在9月份参加欧洲智库活动时,更是声称中印“已经解决了75%左右的脱离接触问题”。所以,在中国和印度方面都有意推动问题解决的情况下,双方最终能“握手言和”也实属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从印度下定决心与中方“和谈”,到中印关于边境问题达成协议,前后仅隔两个月,这个速度不可谓不快。要知道,在此之前,双方就已经举行过多轮谈判,但都难有成效,现在印度方面突然急着将此事翻篇,显然不是无的放矢。
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众所周知,印度总理莫迪以“长袖善舞”著称,中印的边境问题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为他用来跟美国讨价还价、推动美印关系发展的“工具”。至于印度为何要向美国靠拢,无非就是为了实现其“大国梦”。
但事实证明,美印关系对美国来说,仅是用来与中国进行博弈的筹码,再加上有菲律宾的前车之鉴,继续扩大与中国的冲突对印度来说得不偿失。
因为如果中印冲突升级,美国未见得就会下场援助印度,毕竟如今美国在处理国际争端时,已经变现得有心无力,而擅于投机的莫迪显然干不出为美国火中取栗的事情,这点从他此前无视美国,继续与俄罗斯商讨经贸合作就可以看出。
其次,中印边境问题一日不解,印度就要将其经费往防务方面多划一分,更重要的是,这还会影响中印之间的经贸合作。
据了解,莫迪上台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制造业,并希望让印度在2029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那印度多数绕不开要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合作。
有必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些年来印度方面一直在中印边境小动作不断,但其制药设备、电子产品等主要还是从中国进口,并且双方一直都保持着经贸合作,2023年双边贸易额更是高达1362.2亿美元。
因此,继续维持中印边境僵局,对印度来说弊远大于利,莫迪做出妥协也不足为奇。
值得一提的是,第十六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已于10月22日开始,到24日结束。据官方媒体报道,中印领导人会在金砖峰会举行期间进行会晤。
这是双方领导人时隔5年后的首次正式会谈,印度方面赶在金砖峰会前寻求缓和中印关系,实则也是在为此次会谈铺路。
必须强调的是,即使目前中印双方在边境问题上达成了和解,但这并不代表中印关系就能迅速回温。因为除了在边境问题上有分歧外,印度此前还多次阻挠中企投资、出台了多项措施限制进口中国光伏等新能源产品。
此外,身为中国邻居,印度一直把中方作为其实现“大国梦”的主要“假想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印度给出的“和平承诺”,我们还是需要边走边看。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