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一个陪嫁丫鬟,没名没分,连新婚头一晚都不属于新娘。
你以为她是仆人,其实她比奴才还不如。
她进门不是为了伺候小姐,而是为了“试床”。
这不是个传说,是实打实在许多大户人家发生过的事。
李氏,十四岁被送进张府,开始只是给小姐梳头洗脸,做做针线活儿。
她从没想过,几年后,她会被推到老爷床前,连一句不同意都来不及说。
小姐出嫁,她随嫁,身份说是陪嫁丫鬟,其实那时候的人都明白,陪嫁两个字后头藏着的是什么。
她不是去陪小姐过日子的,是去给人当“备用”的。
那年,小姐嫁入新宅,刚成亲没几天,说是新妇体弱,要静养,李氏就被安排“代替”。
她那晚没哭,但第二天起整个人就变了。
眼神空了,话也少了,干活机械得像木偶。
老爷倒是满意得很,主母也没说啥,仿佛这一切本该如此。
她不是被选中,是被安排——从头到尾没人问她愿不愿意。
白天,她还得跟着小姐四处跑,捧茶倒水,收拾房间;晚上只要老爷一句“叫她来”,她就得放下针线走进那扇门。
什么是通房丫鬟?就是外头看着是丫鬟,晚上却是老爷的床伴。
没身份没地位,连个小妾都不如。
人家小妾至少有个名分,她呢?主母看她不顺眼,小姐也不敢管,老爷想起就召唤,想丢就不见。
她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王嬷嬷原也是通房出身,五十来岁了,嘴里常挂着一句话:“丫鬟命,就别做梦。”她年轻时也以为自己能熬出头,结果熬来熬去,头发白了,回头一看,身边什么都没留下。
她说得对,这种生活,连做梦的资格都没有。
最折磨人的,是你连生孩子都要提心吊胆。
李氏怀孕了,没人恭喜她。
主母冷笑一声,说她不知廉耻,小姐低头不语,老爷倒是高兴,想着要是生个儿子就收作庶子。
她就那么挺着肚子在众人冷眼中活着,结果生了个女儿。
孩子刚落地就被抱走,说是送去厨房奶妈那里养,李氏没见几次。
没几个月,她就被“调去”庄子上,说是养身体。
谁都知道,那是被发落了。
她在庄子上干最累的活,吃最差的饭,没人把她当回事。
她病了也没人管,最后一口气咽在柴房边,连口棺材都是庄头临时找人钉的。
有几个人熬出了头?也有。
桂花算一个。
她原本是赵家小姐的陪嫁丫鬟,小姐怀孕期间,她被安排伺候老爷,后来竟真怀上了。
她生了个儿子,老爷高兴得很,赐她个姓,抬成了小妾。
她以为日子能好过一些,可主母和二太太合起伙来整她,处处刁难,桂花最后郁郁而终,才二十九岁。
就算被抬为小妾,也没谁能高枕无忧。
别的姨娘排挤,主母监视,老爷宠爱三天两头换人。
她们走在院子里都要小心,连说话都得掂量。
春梅也一样,清朝某官府里的通房丫鬟,生了儿子,被封姨娘,风头一时无两。
可后来儿子犯事被流放,她又成了人人可欺的下人。
有的人不想认命,偷偷吃避子汤,结果把身子吃坏了,落下终身病根;有的跑了,被抓回来鞭打,甚至没命。
还有人跳井,跳湖,尸体从后院水塘里捞出来,连张草席都不舍得用。
她们活着时不被当人看,死了也只是“一个死人”。
她们的事没写进史书,但在口口相传中留下了影子。
明清时候,有些家族专门从乡下挑女孩,从小教规矩,学女红,等年纪上来,就安排侍奉老爷。
这些女孩一出生就被安排了未来,从没人问她们想干什么,能干什么。
通房丫鬟不是传说,是活生生的历史。
她们不是妾,不是妻,不是仆人,不是家人,是一种介于人和物之间的存在。
资料里记着,某年冬天,张府庄子上死了个女人,冻了一夜才被发现。
她没名字,只有个绰号叫“老李家的”。
没人记得她从哪来,更没人问她怎么死的。
参考资料:《明清大户人家生活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研究》《封建社会女性地位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