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大作家蔡澜先生在亲友的陪伴下,安详地离开人世!
他的离世并未让社交网络变得伤感,而是欢欢喜喜地送他离开。
他此生最重视的就是快乐,不论任何场合、任何采访,总是笑着应对一切,但他心中也有伤感和落寞,只不过被快乐的光芒掩盖了。
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的他,在生活和事业中,也遇到过挫折和磨难,究竟是怎样的经历,让他如此看重快乐和自由?
他的人生观,又对年轻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电影人生”
蔡澜人生中第一个关键词,一定是“电影”!
他成长那个年代,可不是谁家孩子都有看电影的机会,他父亲是戏院经理,家又离戏院很近,所以他算是在戏院里“泡”大的,看完电影后,他就在纸上画几笔,因此拥有了深厚的绘画基础。
16岁那年,他到日本上学,选择的就是电影相关专业,那段经历对他来说,是成长、学习,同时也是磨难,毕竟异国他乡的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过,学成以后,他加入邵氏公司,成了一名专业的电影人。
那时候,香港的娱乐节目不少,他参与的《今夜不设防》是重头戏,他可以在节目中了解明星的生活、深挖明星的八卦,还可以开一些适当的玩笑。
这段经历对他的性格影响很大,想必他的幽默、风趣和乐观,都是在此期间“养成”的。
深耕影视行业多年后,他产生了写作的想法,他是个很潇洒,而且非常喜欢思考的人,所以他创作的内容,总能给人启发,即便是老年时期的创作,依然备受年轻读者追捧。
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窥见他的人生态度,他非常喜欢明代的小品文,所以他的创作中有幽默风趣的部分,他也是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快乐老头”。
但他从不固步自封,还坚持学习新东西,所以备受年轻人追捧。
包容思想
像蔡澜这种德高望重的作家,很容易被贴上“严肃”的标签,有的作家仗着名气大、地位高,总想着当年轻人的“爹”,他便要反其道而行之。
有记者问他,如何看待年轻人不想努力、只想躺平的想法,他不假思索地表示,人生本来就该这样。
他生前很喜欢跟年轻人聊天、交流,他喜欢听年轻人的故事,也愿意聆听年轻人的想法,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是真正站在年轻人的角度思考。
他懂得“牛马”不易,也明白社会竞争有多大、生活有多残酷,所以年轻人也喜欢听他谈人生感悟。
他曾经告诫年轻人,一定要早些存够一百万,不论在哪个城市生活,一百万都可以“躺平”一阵子了,不用被生活推着走,不用每天做牛马,起早贪黑赚钱养家,他甚至直言,存够一百万以后,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柔了。
接受杨澜的访问时,他分享了自己对“躺平”和“内卷”的看法,当时的他头发花白,但面色红润,穿着紫色的衬衫,脸上笑盈盈地说:“我就要躺平,你能奈我何?”
这正是00后女歌手单依纯在改编歌曲《李白》中表达的态度,如何呢?又能怎?
在他看来,“躺平”和“内卷”不能同时选择,因为生活需要成本,只要能付得起未来的房租、承担未来的生活,躺平就彻底躺平,不要考虑其他,要内卷就使劲内卷,不要考虑辛不辛苦,若是两者都要,一定辛苦。
事实上,他不止一次在访谈中,提到生活和金钱的关系,他虽然总说尊严和自由很重要,但是这都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
他一生都在努力赚钱,他也鼓励年轻人抓住机会多赚钱,有了足够的存款,才能有更多尊重和自由。
看淡生死
别看蔡澜晚年时期很乐呵,他心中也有难以言说的伤痛,老伴离世对他的打击非常大。
他说女人最好的地方是“脑”,一个好的女人,是男人一生的“救赎”,老伴就是他的救赎,所以老伴去世后,他也被悲伤笼罩了很久,看淡生死的他,也不那么淡定。
与老伴一起居住多年的老房子,是他不敢再待下去的地方,他搬到酒店居住,拉开窗帘就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港,优美的环境能冲淡内心的悲伤。
显而易见,即便是他这样想得通透的人,面对生离死别,也没那么坦然,也需要时间疗愈心里的伤痛。
然而,他对自己的生死,也没有那么看重,甚至可以说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年轻时攒了那么多钱和藏品,到了晚年时期,他都不想要了,房子卖了、藏品送人了、钱做慈善了,他只留了够自己所需要的部分,例如酒店费用、生活费用,还有不能少的烟钱。
到了晚年时期,他开始放纵自己,生活起居虽然有专人照顾,但他的生活习惯却越来越差,熬夜、赖床是常事,而且不肯戒掉烟酒。
网友都说他能成为一个快乐的小老头,烟酒功不可没,想必他本人听到这样的说法,心里也是认可的。
从他晚年时期的安排来看,他的确将“快乐等死”贯彻到底,为了多跟年轻人交流,他创建了社交账号,很多年轻人会在评论区提问,大多是跟人生和生活相关,他觉得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没必要太纠结紧张,地球不会因为某个错误就停止转动,人生也不会因为一次挫折就葬送。
正因为蔡澜足够乐观、豁达、通透、包容,所以年轻人都喜欢他,他的每一次采访,都言之有物、有理、有得、有悟,即便头发花白,思想还是年轻的、活跃的,如此充满活力和能量的“小老头”,有谁会不喜欢呢?
他一生都秉持着“快乐原则”度过,这份乐观也影响了无数书迷和网友,这是他唯一留下来的“礼物”,哪怕他离世了,大家也没觉得被悲伤笼罩,反而认定他抵达了最快乐的天堂。
参考资料:
南方都市报:《蔡澜的多面人生落幕|“我活够了,所以不怕”》
极目新闻:《蔡澜曾劝诫年轻人要努力存100万,这是脱离牛马第一步》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