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电话泄密风波,撕破了柬埔寨前首相洪森与泰国前总理他信家族几十年的私交,而洪森更是将中国一贯推崇的“东盟团结”与“低调处理区域争端”的劝诫置若罔闻。
就在泰柬边境火光四起之际,他不顾一切地在直播中怒骂佩通坦,甚至威胁动用军事力量攻击曼谷。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客,为了家族政权孤注一掷的政治豪赌。
柬泰关系骤降冰点,东盟内部分裂加剧,中国在该地区多年的经营也面临新的挑战。洪森的这一步棋,究竟是为柬埔寨争口气,还是将整个国家推进无法回头的深渊?
2025年5月末,柏威夏寺上空的硝烟尚未散去,泰柬军队的对峙已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座位于边境的千年古寺,再一次成为主权争议的火药桶。
尽管国际法院早年裁定其归属柬埔寨,但周边土地的归属始终模糊不清。正是在这种高度敏感的背景下,泰柬两军于5月28日爆发短兵相接,一名柬埔寨士兵当场死亡,事态迅速升级。
身为他信之女的总理佩通坦,面对复杂的政军关系,本就处境艰难。她选择以私交为突破口,拨通了洪森的电话,希望缓解边境紧张局势。
6月15日深夜,一通长达17分钟的私人通话悄然进行。她试图通过称呼洪森为“叔叔”,拉近关系,表达自己对和平的渴望,并暗示冲突责任更多在泰军一方,特别点名了第二军区司令本辛。
可是,这场原本意在软化对抗的通话,竟成为灾难的开端。仅仅三天后,通话内容中的9分钟录音被泄露,迅速传播至两国媒体。洪森虽承认通话属实,却矢口否认泄密由他本人所为,并暗示柬方有人从中作梗。
泰国舆论哗然,军方愤怒异常,佩通坦一夜之间被推上风口浪尖。她被指“背后议军”、“损害国家主权”,支持率骤降,从30.9%跌至9.2%。
然而,洪森的反应比外界预料的更加激烈且戏剧化。6月27日,他罕见地进行了一场长达4小时的直播,言辞之激烈震惊东南亚政坛。
他不仅公开辱骂佩通坦“叛国叛友”、“教养不好”,更将矛头指向他信本人,指其“装病”,并在私下批评泰王。
洪森甚至夸口称柬埔寨拥有可攻击曼谷的远程武器。这番讲话,彻底摧毁了东盟内部“低调处理争端”的外交惯例,也让中国此前劝和的努力化为乌有。
柬埔寨国内对此反应极其复杂。一方面,洪森的强硬姿态在短期内稳住了部分民族主义者的情绪,为其儿子洪玛奈顺利接班赢得政治资本;
另一方面,大批知识分子和商界精英则开始担忧,这种不顾后果的做法,将让柬埔寨陷入区域孤立,动摇国家发展根基。印尼、新加坡、越南等国对洪森的行为保持距离,柬埔寨在东盟内部的地位迅速边缘化。
泰国国内的反应更为猛烈。6月28日,曼谷爆发大规模抗议。胜利纪念碑前人山人海,从上千人到两万人不等的报道充斥各大媒体。
抗议者大多来自“黄衫军”阵营,长期反对他信家族。他们怒斥佩通坦“出卖国家”,要求其立即辞职。这场抗议不止是对通话泄密的愤怒,更是长年积怨的集中爆发。
政局动荡之下,佩通坦不得不迅速调整战略以自保。同日深夜,她提交新一轮内阁名单,试图修复与军方的关系。国防部长一职由军队系统内部的纳塔蓬上将接任,安抚军方情绪;内政部长换成她的亲信普坦,确保内政稳定;而她本人则兼任文化部长,布下一手“即便遭停职也能保留话语权”的后路。
抗议持续到29日凌晨,警方清场后陆续逮捕多名涉事人员,包括持刀者、涉毒嫌疑人以及一名非法制枪者。曼谷交通秩序终于恢复,但政治风暴远未平息。
当地时间7月1日,泰国宪法法院决定受理对总理佩通坦的弹劾请愿并暂停其总理一职。
在“通话门”事件之前,中国一直试图通过外交渠道劝导两国克制,避免冲突扩大。但洪森的直播彻底打破了这一努力。他公开挑衅泰国政府,不仅激化了矛盾,还在东盟内部制造裂痕,损害了中国一手打造的“澜湄机制”与“中泰铁路”等重大合作项目的推进基础。
洪森这样做的目的显然不只是为了报复佩通坦,更是想借机摆脱与他信家族的“亲泰”标签,向国内外展示柬埔寨外交的“独立性”。
他要为儿子洪玛奈树立一个“强人父亲”的形象,向军方、商界、地方势力释放“洪家依然是主心骨”的强烈信号。而佩通坦政府近期打击跨境电诈,已经触碰到柬方某些利益集团的神经,洪森此举也被视作一次“政治反击”。
柬埔寨近年来被联合国报告点名为“全球最大网络犯罪基地”,年电诈诈骗金额高达6000亿泰铢,这在泰国社会引发巨大不满。佩通坦政府试图联合国际社会整顿跨境电诈,客观上触碰到了柬埔寨的灰色利益链条。洪森强硬回应,不仅是出于民族主义情绪,更可能是在为某些既得利益保驾护航。
在中美博弈日趋激烈的地区格局下,这场危机为美方提供了“分化东盟”的绝佳突破口。美国媒体迅速介入报道,鼓吹“东盟内部不团结”,暗示中国难以维持区域稳定。
这种舆论导向,显然试图削弱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而中国对洪森的失控行为也难以公开指责,只能在幕后斡旋,力求寻找缓和局势的空间。
中泰铁路、中柬经济走廊等项目,若因局势恶化而延期或搁浅,将严重打击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推进速度。尤其是在“东盟中心性”已被频繁质疑的背景下,洪森此举无异于火上浇油。中国亟需在两国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既不能被迫选边站队,也必须保护自身在该区域的战略利益。
洪森为了保住自己家族的政权,不惜与曾经最亲密的盟友翻脸,甘愿将柬埔寨推入一个未知的深渊。而他一意孤行的背后,是对中国劝诫的全然无视,是对东盟团结原则的公然挑战。柬埔寨需要的是稳定与发展,而不是一场因权力保卫战引发的外交地震。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