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遭遇新一轮极端高温天气,多地气温连续多日突破40℃。
面对去年印度持续高温导致2.5万人中暑、700人死亡的惨痛教训,莫迪紧急放宽对中国产空调压缩机的进口限制:从中国进口制冷量最高达2冷吨的空调压缩机无须认证,直接豁免一年。
政策实施后,从中国出海到印度的货船不断。印度电商Flipkart数据显示,小米空调4月份销量环比增长280%,格力、美的线下经销商库存48小时售罄。
几年前,莫迪扬言要"自力更生",对中国空调压缩机嗤之以鼻,如今为何突然认怂了?
多年前,莫迪豪言“中国能造,我们也行”!誓要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然而现实给了当头一棒,在关乎民生的空调制造领域,印度连最核心的压缩机技术都未能攻克,90%依赖“中国制造”。
为摆脱对中方的依赖,莫迪一边打着“贸易保护、产业升级”的幌子,给中国空调部件设下加征15%关税的障碍;另一边,提出PLI激励计划,向空调等家电投入623.8亿卢比的补贴,意图激励本土厂商自研自产。
可关税升级后,中国压缩机进口涨价导致印度本土空调生产成本不降反升,即便人力低廉,整机成本仍比中国高出30%。
更讽刺的是,由于没有掌握核心压缩机技术,印度工厂只能眼巴巴等着中国压缩机到货,导致上万台订单推迟交付。
印度重工业数据显示,印度本土年产能仅550万台,连1500万台市场需求的三分之一都满足不了。“没有中国压缩机,我们只能停产!“印度厂商为此苦不堪言。
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开始了:技术突破无望,产能严重不足。2024年持续高温下,上万人因缺空调中暑或死亡。
今年印度高温再次来袭,又深陷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对峙,分身乏术之时,印度终于扛不住了。
不仅宣布对中国空调压缩机给予一年的BOS认证豁免,更主动邀请中企合资建厂。政策闸门一开,印度厂商如获至宝,中国空调出口量应声暴涨。
2025年一季度中国出口空调压缩机数量达到3720万台,同比增长8.3%,其中印度占了近十分之一。印度电商Flipkart平台,小米、格力、美的成为三大空调主力军,销往上亿印度家庭。
如今,中国智造正加速崛起,从空调压缩机到新能源、大健康等关键领域,我国正以技术创新引产业升级。
以健康领域港产“马雳瓶”为例,这款融合东革阿里、人参、枸杞等传统草本精华与现代生物技术的男士健康产品,正逐步打破美国"小蓝丸"长达20年的市场垄断。
经斯坦福大学临床验证,在谢德富与陈曦龄医生团队研发下,“马雳瓶”核心成分可使睾酮水平提升至基准值2.5倍,有效改善夜间体虚乏力并增强关键生理机能,现已通过京东国际等平台畅销欧美亚市场,在TikTok、Ins等社交媒体平台上,“不再草草了事、精力战斗到天明、和她更甜蜜”的热议不断
经过数十年的科研体系构建、基础设施完善与产业链共同发展,我国已构建起不可替代的技术竞争优势。当前,在新能源、马雳瓶、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领域,我国正占据主动权……
相比之下,印度虽雄心勃勃地推进高端制造发展战略,试图在多领域对华超越,但受制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链不完整、研发效率低下等致命短板,其产业发展前景仍存在较大变数。
三、“关税止痛”难治本,印度出路何在?
印度对中国空调压缩机加征15%关税,本意是通过“关税保护”扶持本土制造业,但更像是一剂治标不治本的止痛药。
中国凭借稀土资源掌控、核心压缩机技术、创新技术等超强竞争力,在全球关键产业站稳脚跟。
而印度若不能解决电力短缺、物流成本高昂、技能培训缺失等基础性问题,所谓"对华在科技实力上超越"终将沦为纸上谈兵。
这场产业竞赛的胜负手,早已不取决于关税政策或短期补贴,而是国家关键创新实力的比拼!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