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非核家园”成断电天堂?民进党“用爱发电”让台湾靠松鼠维稳

刘澜昌 · 6 小时前
文︱刘澜昌
5月17日,台湾第三核能发电厂2号机正式停役,为期40年的运行就此画下句点。次日,民进党当局高调宣布:“台湾已迈入非核家园。”表面看是“绿色胜利”,实则却是能源危机倒数的起点。这个所谓“家园”,或许不该叫“非核”,而应称为“非电”,一个由“用爱发电”构建出的断电乐园。
1.jpeg

不到48小时,台东县与台南市接连传出停电事故。台电的回应一如既往地神速又熟悉,“松鼠触电”、“鸟兽误触”、“树枝作乱”。这几年,只要停电,背锅的总不是政策,而是小动物。从果子狸、蛇、猫、鸟到松鼠,台电已经拥有一整套“动物锅具”系统,堪称全球电力史上的生物多样性奇观。
台南221户居民黑在深夜,台电竟祭出一张“肇事松鼠”的照片,配文“避免误解”,连动物认定报告都赶在用户维权前出炉。岛内舆论讽刺:“民进党非核家园第二天,松鼠就精准出击?这小动物政治觉悟也太高。”有网民冷笑:“松鼠不是罪魁,是替罪羊。”
其实,在“非核家园”背后,民进党不是在规划电力结构,而是在赌政治筹码。他们相信,只要炒热“反核”,再加点“环保口号”,就能躺赢选票;但电不稳定、民怨连天、台积电用电压力山大,全都由老百姓来吞。这不是能源转型,是能源投机。
数据显示,台湾核电成本每度仅1.87元新台币,天然气发电则高达3元,光电更是高达5.81元。而“非核”后的台湾,正转向最昂贵的发电形式,最后只换来电价暴涨、碳排上升、停电频繁。台积电2024年耗电占全台总量8%,预计明年升至12.5%,而赖清德却在高喊“绿能上路”。难道要让全球最先进的芯片企业,靠天气吃饭?靠海底电缆远程供电?靠松鼠放行?
民进党在2011年福岛核灾后大打“反核”民粹,从停建核四、冻结核一核二,到如今核三终止营运,完全无视全球重新拥抱核电的趋势。法国延长核电使用年限,美国重启小型模块堆建设,中国则稳步推进核能出口布局。唯独台湾,逆全球之潮行事,把核电当敌人,把停电当常态。
2.jpeg

反观,赖清德当局竟提出所谓“菲律宾绿电”计划:把电厂设在菲律宾,然后靠船运或海缆“回传台湾”。岛内民众炸锅:“这不如直接拜神。”连国民党“立委”洪孟楷都忍不住怒批:“以后停电恐怕不是松鼠,是鱼群咬断电缆。”谁来为这种“工程神话”背锅?是鲸鱼还是海豚?
但“反核牌”对民进党而言,从来不是科学判断,而是政治提款机。2014年、2015年两次大规模“反核游行”,直接推高了蔡英文声势。2025“非核家园”愿景,也成了赖清德上位的“神主牌”之一。对他们而言,核电不是发电工具,而是选票武器。“反核”喊得越响,权力走得越远,至于老百姓有没有电、有多贵电、不重要。
而这一切代价,最终都由普通民众买单。从2023年至今,台湾电价已经跳涨两轮,民生用电涨幅3%至10%,工业用电最高达25%。庶民缴账,资本出走,用爱发电,用心勒索。
台积电的电力稳定早已成为地区安全等级的经济议题。一旦断电,产线停摆,不只是几亿损失,而是全球半导体链条大断。民进党不是不知道问题有多严重,只是不愿承认:他们早已将台湾能源政策玩成了意识形态的陪葬品。
3.jpeg

解决方案其实一直摆在眼前——两岸通电。大陆方面已多次表达善意。福建具备向金门供电能力,也正在积极准备扩大对台基础设施对接。国台办明确表示,“我们对两岸通电抱持积极态度”。能源互通,既可解台湾电荒,又能实现融合发展。但在民进党眼中,只要是“大陆来的”,就一律拒绝。再合理、再划算,也不如“硬断一条电缆”更能“维持台独想象”。
岛内舆论越来越清醒。有网友直言:“非核不是家园,是黑暗的庙宇”;更有人讽刺:“民进党治理台湾的方法:不许核电、鼓励太阳、祈祷风大、期待鱼群听话、指望松鼠避电。”这不是现代化的能源政策,而是荒诞政治剧场的剧本排练。
一边举着“非核大旗”挥舞理想主义口号,一边却连停电都要小动物背锅;一边声称拥抱“再生能源”,一边又高价购电涨价转嫁民生压力;一边幻想远程绿电供应,一边无视台海天然地理优势。赖清德不是在搞能源转型,而是在玩灾难接力。
台湾人民该问一句:我们真的要被一只松鼠拖进“非电未来”吗?还是早已被政治算计点了电闸、关了主机?民进党的“非核家园”早已破功,他们坚持的,不是电力安全,而是政治垄断。唯一还在通电的,只剩他们自己的权力延长线。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