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首页
今日资讯
国际
东南亚
文化艺术
体育
诈骗曝光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发布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联合早报
›
东南亚
0
0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马来西亚也搞“一国两制”?马来西亚人,为何无法随意进出东马?
[ 复制链接 ]
KrystleMic
·
昨天 23:50
马来西亚这国家,说起来热闹,真要过日子,却不见得简单。你要是西马那边的人,去东马探亲——嘿,家里人都在同一个国,结果还得掏身份证、盖章、限时停留?到底是自己的地盘,还是“出国”一般?这事搁咱们谁心里,不带犯嘀咕。可东马人自己呢,也有自己的担心,老觉得联邦政府想多伸只手过来,管得太宽了,资源分配又没他们想的那么公平。
说到底,马来西亚也不是天生就长这样。要不是当年英国人在这片郁郁葱葱的热带里搅了个大局,马来半岛上的那些苏丹国压根没想过要凑成一家子过日子。十九世纪的那伙英国佬,说是文明人,其实手腕可不软,签条约、打仗,苏丹国一个个被收拾得服服帖帖,成了马来亚。这步走得讲究,打个比方,有点像家里老人给子女分了家,把一个个房间贴上名牌,外人一来,门口就是他们说了算。
那时候的马来亚,就是今天的西马雏形。可婆罗洲岛上的沙巴和沙捞越呢?隔着一大海,心里其实也隔着好几层。沙巴原先是文莱帝国的,然后被一个叫阿尔弗雷德·登特的英国精明商人捞到手,成了北婆罗州。说起来这老兄,胆子够肥,把一个地方变成自己的买卖经营了好些年,最后英国正式收编,沙巴彻底沦为殖民地。
沙捞越这边更有意思。你读詹姆斯·布鲁克这个人时,感觉怎么都有几分野心。一个英国人,四海为家,跑去东南亚帮苏丹平叛。咱们中国古代英雄打天下,都是自家兄弟,这老布鲁克可是“外姓人”。硬是凭着几次仗打得漂亮,苏丹给了块地,自己封了个“白人拉者”,那种当土皇帝的滋味,估计他自己都没预想过。布鲁克家族把这地盘握在手里几十年,风风雨雨、明里暗里,像是编了一部异国政变连续剧。
到了1957年,马来亚在英殖民的抽屉里,先拿了独立的牌照,头一茬子自由空气算是吸上了。沙巴和沙捞越还在英国的手里做“留守儿童”。往后看,英国其实也左右为难:要是让沙巴和沙捞越自己过小日子,旁边印尼虎视眈眈,说不准哪天就来翻水翻地;可一股脑并进去,东马人又觉得自己会不会被西马的“大家长”欺负了。
于是英国出手了,1963年一桩“婚事”办成:西马、沙巴、沙捞越、新加坡,凑成马来西亚联邦。彼时的东马人,虽然答应进门,可心里明白,这可是要签婚前协议的。东西马的文化、习惯、资源,哪一项都不是说合就合的。那年马来西亚协议(MA63)出台,为沙巴和沙捞越备了特殊待遇。20点协议、18点协议,让东马人在移民、教育、法律这些领域能有点“自家说法”,不至于被西马直接管死。
这里闲聊一句——真要看协议细节,你能体会早期东马人的小心翼翼,怕把自己的老家变成外人的“后花园”。像沙巴的巴瑶族、沙捞越的伊班人,他们祖辈在森林里打猎、捕鱼、讲自己的方言。西马那边人多势众,说话、吃饭的习俗都不一样,如果让西马人随意来东马安家,弹指几年,森林里老人的故事可能再没人会听了。
所以现在才会有这奇怪的现象:马来西亚人自己,西马去东马要带身份证,要临时入境卡,超过三个月就不行,还得掐点算日子。反过来东马人去西马,却没有这么多框框条条。“自家人还防自家人”,说出来难听,但背后还是有种无奈——保护原住民的文化生态,也怕人一多,稀里糊涂地变了味。
东马的自治可不仅仅是进出门的这套程序。在教育上,这里的孩子能学自己的地方语言,学校课程更接地气。法律也留了自由空间,像土地的管理,东马有自己的土著法,和西马的做法两码事。每次政府要搞大开发,东马人总会先问问:这地是不是我们祖宗留下来的?和你们的政策合不合拍?
其实这种“一国两制”,乍一看是两全其美,单身汉过得自由,成了家又能各管各。但生活不是白纸黑字,矛盾会从各个角落钻出来。最直接的,就是钱的事。沙巴和沙捞越的油气、矿产,几乎是联邦政府的“摇钱树”。但东马人回头看,觉得资源都被抽走,换来的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并没有同步跟上。咱们老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可东马人觉得这肥水流向了“外人的田”。
两地人的心理距离,也慢慢拉大了。西马的人嫌弃手续太繁琐,去趟沙巴像办出国签证,觉得自己被“自己家人”当外人看待;东马人摇头,说西马只想来赚油气钱,真正关心我们生活的没几个。嘴上说“联邦一家”,心里其实各打小算盘。
这几十年下来,联邦政府时不时想收紧政策,把东马“管一管”,各类法律慢慢抹平差别,东马人警觉得很,有点像小时候怕妈妈偷偷把自己存的压岁钱花了。2019年那会,专门弄了个委员会,要重新理顺协议,可一听进展,还是没个准信。到底该怎么平衡?其实也是马来西亚社会始终在找答案。
钱投不够,沟通不畅,误会一扎一扎地积攒。你说要修条路,东马人盼的不是大马路,而是能让自家孩子走进学校,让老人能坐着公交去集市,不光是报表造个好看数字。简化手续,说不定西马爸妈更愿意“探望”东马亲家,东马学生也能多到西马读书——人来人往,心贴近,许多矛盾说不定就淡了。
可改革总是两难。西马人怕自己老被要求多让利,东马人则担心又要丢掉自家老本。马来西亚的两片土地,一直都在搓揉⋯⋯你想大一统,边界却像人生,改来改去总有些东西舍不得、放不下。
有时候我想,这样的故事,也许没个标准答案。就像每家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讲出来对外人兴许是一段传奇,对自己,却夹杂着委屈和希望。马来西亚,究竟要怎么走下去?这两片土地,是不是能慢慢收拢误解、让家人真的成家?或许,答案还藏在那些午后热风里,叉路上的老村庄——也许,还需要再等一等。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KrystleMic
Rayna is her name but she never really liked that name. I work as an auditing officer but soon my family and i will start our own small business. my webpage; [url=https://riggambling.com/]real online casino[/url]
+关注
2025嫩江半程马拉松开赛 三千跑者共绘龙江体育活力画卷
29阅读
08-25
天崩地裂!俄军越打越狠,十大精锐被炸,乌克兰这次真被炸到软肋
21阅读
08-25
印度这下真慌了,巴基斯坦外长历史性访孟加拉,南亚格局或迎巨变
63阅读
08-25
难怪缺席大满贯!王楚钦曝光了新身份,人们才懂他现在的含金量
75阅读
08-25
57中44!再见了,周琦!官方认证中国男篮新领袖
26阅读
08-25
万万没想到,美国把这次降息搞砸了
63阅读
08-25
查看更多
点击回到联合早报首页
首页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