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新加坡人绷不住了:如果中国都是乡下人,那世界上没有贵族了

白杨观察室 · 6 小时前
当美国副总统万斯冒出那句充满殖民主义味道的“乡巴佬”来形容中国人时,估计他怎么也没想到,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新加坡会给他来个漂亮的“回怼”。新加坡华人占比超七成,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掀起的“学中国史”热潮,那可是相当给力。


一句“去看看长安城鼎盛时期的波斯商队”,翻翻郑和船队送给东南亚的医书农具,再来讨论谁才是文明的传播者”,就像一记重锤,狠狠敲在西方中心论的“玻璃罩”上,让那些自高自大的西方中心论者好好清醒清醒。


1.jpeg



樟宜机场的陈先生留言说,祖辈从福建下南洋时,美国还只是欧洲流放犯人的地方,现在却摆起贵族架子了。这不禁让人想到《清明上河图》里的汴京街头,那送餐伙计穿梭在七十二正店的热闹场景,可比曼哈顿的外卖文化早了十个世纪呢。宋朝百姓用精致竹签点单时,英格兰贵族还在用手抓饭,而如今移动支付风靡全球,这不就是千年文明的现代回响嘛!


新加坡网友还翻出些有意思的对比。美国航天史总爱从莱特兄弟说起,可他们不知道明朝的万户,早把自己绑在47支火箭椅上试图飞天了,那探索精神比西方早了六百年。就像芯片技术被卡脖子时,又有谁记得元代王祯《农书》里的活字印刷术,比古腾堡早四百年就点燃了知识传播的火种呢?


历史学家说,文明的高度不在巅峰的璀璨,而在起伏中的韧性。你看,其他古文明在战火中湮灭了,中华文明却像黄河水一样奔流不息。三国两晋乱世有《齐民要术》,五胡乱华血火中淬炼出民族融合智慧。“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二十四节气成了全球农业的“中国算法”,都江堰至今还滋养着天府之国。


西方某些政客的傲慢,就是因为对历史认知不够。他们忘了自己发家史里的黑奴贸易、鸦片战争,却对“一带一路”指手画脚。郑和船队带去的是治病良方和耕作技术,欧洲战舰装的却是火枪与圣经。到了当代,美国在全球有800多个军事基地,中国却在166个国家留下“鲁班工坊”,传授先进技术。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李明辉教授说得好,嘲笑中国“土”的人,根本不懂“土”在东方哲学里的分量。从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因地制宜,到用草方格治理毛乌素沙漠,这种“接地气”的智慧,可是五千年验证过的生存之道。就像中医讲阴阳调和,中国人明白“过刚易折”,所以在贸易战中能保持战略定力,用稀土反制也懂得留余地。


2.jpeg



那些西方精英越贬低中国,越显出他们的焦虑。这可不是偶然,是文明底蕴厚积薄发。新加坡网友调侃得好:说中国高铁是“乡巴佬专列”?看看自家锈迹斑斑的地铁,有些车厢比爷爷年纪都大。


西方近三百年的领先只是历史长卷中的一小段。英格兰贵族为下午茶的砂糖高兴时,中国商人早通过茶马古道把普洱茶香送到雪域高原了。真正的文明对话,应该是互学互鉴,而不是居高临下。能从甲骨文找到现代汉字基因,能用《孙子兵法》解析现代商战,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才是文明最动人的地方。


再看万斯的言论,就像面照妖镜,照出了某些人的文化自卑。《乡下人的悲歌》作者自己都被阶层固化困住,当中国用光伏板点亮非洲村庄时,那些“历史终结论”的预言家们,真该重新读读《资治通鉴》了。一个能让14亿人摆脱贫困,把草根逆袭写成国家叙事的文明,根本不需要别人定义的“高贵”。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