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深度科普:宇宙到底是如何无中生有的?

宇宙怪谈 · 昨天 18:27
在众多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中,大爆炸理论脱颖而出,成为了科学界的主流观点。这一理论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初,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出了宇宙膨胀的概念 ,为大爆炸理论的诞生埋下了种子。
1.jpeg

1929 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通过对星系光谱的观测,发现了哈勃红移现象,即星系退行速度和它们与地球的距离成正比,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宇宙正在膨胀的观点,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关键的观测证据 。
此后,伽莫夫等人进一步完善了大爆炸理论,提出宇宙起源于一个极度高温、高密度的奇点,在 138 亿年前,这个奇点发生了一次剧烈的爆炸,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和物质,随后宇宙开始不断膨胀和冷却,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种天体和宇宙结构。
除了哈勃红移现象,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也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决定性的证据。
2.jpeg

1965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进行射电天文学观测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来自宇宙深处的均匀微波辐射,其温度约为 2.725K,这种辐射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后残留的热辐射,就像是一场巨大爆炸后的余温,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宇宙空间中,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物理基础 。
此外,宇宙中元素的丰度,如氢、氦以及少量锂等轻元素的相对比例,也与大爆炸理论所预测的早期宇宙核合成过程相符合,进一步支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尽管大爆炸理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也面临着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其中最为棘手的便是奇点问题。
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这个奇点具有无限小的体积、无限高的温度和无限大的密度,所有的物理定律在奇点处都将失效。这一概念与我们现有的科学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因为在我们所熟知的科学范畴内,不存在这样极端的物理状态。
3.jpeg

在相对论中,奇点的存在意味着时空的无限弯曲,这使得我们无法用现有的数学工具和物理理论来描述奇点处的物理过程;而在量子力学中,奇点的高温和高密度又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涨落现象相矛盾,使得量子力学也无法对奇点进行有效的解释。
奇点问题的存在,让科学家们意识到大爆炸理论并非完美无缺,它可能只是对宇宙演化过程的一种近似描述,而在宇宙诞生的最初瞬间,可能存在着更为深刻的物理规律等待我们去发现。这也促使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理论和模型,试图突破奇点的困境,揭开宇宙从无中生有的神秘面纱 。
随着科学的不断深入发展,量子力学为我们理解宇宙的起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量子力学的微观世界里,有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 —— 量子涨落,它让我们对 “无中生有”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jpeg

量子涨落是指在极短的时间间隔内,量子系统中的能量出现不确定的起伏 。在看似空无一物的真空中,实际上充满了这种量子涨落。根据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能量和时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在极短的时间内,能量可以出现随机的变化,从而产生虚粒子对 。
5.jpeg

这些虚粒子就像是微观世界里的 “幽灵”,它们从真空中 “借取” 能量,短暂地出现,然后又迅速消失,归还所借的能量。例如,在某一瞬间,真空中会突然出现一个粒子和它的反粒子,如电子和正电子,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相互碰撞、湮灭,回归真空 。
6.jpeg

这种现象虽然违背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直觉,但却在实验室中得到了证实。科学家们通过粒子加速器等设备,已经成功地观察到了虚粒子的产生和湮灭现象,这为量子涨落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实验依据 。
那么,量子涨落与宇宙的起源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科学家们推测,在宇宙诞生的最初时刻,也就是大爆炸的前夕,整个宇宙处于一种极度微小、能量极高的量子状态。在这个微观的量子世界里,量子涨落频繁发生。或许正是其中一次特殊的、异常剧烈的量子涨落,触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为宇宙大爆炸提供了最初的能量和物质 “种子” 。
这次涨落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最终引发了宇宙的诞生和演化。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这些微观层面的量子涨落逐渐被放大,在宏观尺度上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结构,如星系、恒星和行星 。
从量子物理的角度来看,宇宙的诞生是一个概率极其微小的事件,但正是量子世界的独特性质,让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事件成为了现实。
7.jpeg

量子涨落的存在,使得宇宙的诞生有了可能性。在量子层面,真空中的能量涨落是随机发生的,不受我们日常生活中因果律的严格约束。这些涨落可能会在某些瞬间产生足够的能量和物质,从而触发宇宙的诞生。就像在黑暗的夜空中,偶尔会有一颗流星划过,虽然它出现的概率很小,但只要时间足够长,它就有可能出现。宇宙的诞生或许就是这样一次极其罕见的 “量子流星” 事件 。
尽管宇宙诞生的概率微小,但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再小的概率事件也有可能发生。这就好比在一个巨大的抽奖池中,虽然中头奖的概率极低,但随着抽奖次数的不断增加,总会有人中奖。宇宙的诞生,也许就是在无数次量子涨落的 “抽奖” 中,幸运地成为了那个 “中奖者” 。
然而,仅仅解释宇宙诞生的可能性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回答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宇宙能够在诞生后存活下来,并演化出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呢?这与宇宙的几何形状和物理特性密切相关。
8.jpeg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我们的宇宙在大尺度上是近乎平坦的。这种平坦的宇宙几何形状,使得宇宙在膨胀过程中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避免了因自身引力过大而导致的坍缩 。想象一下,宇宙就像一个正在充气的气球,气球的表面代表着宇宙的空间。如果气球表面过于弯曲,就像一个过于饱满的气球,那么它在膨胀过程中就很容易破裂。
而平坦的宇宙就像一个充气均匀的气球,能够稳定地膨胀。在平坦的宇宙中,物质和能量的分布相对均匀,这为恒星、星系和行星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物质逐渐聚集,形成了各种天体,最终演化出了生命和我们人类 。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