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马来西亚说要跟华为搞个大事情,准备买三千台华为的AI设备建数据中心,还说是东南亚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结果第二天就翻脸不认人,赶紧删除了所有跟华为有关的公告,这事听着挺奇怪的。现在大家才知道,美国最近刚出台了限制华为芯片的新规定,可能跟这事儿有关系。
美国商务部五月中旬发了个新命令,说以后谁用华为芯片或者给中国的大模型跑程序,都可能被警告甚至罚钱。这规定看起来是冲着中国来的,结果直接把其他国家都卷进去了。马来西亚本来想趁着这波风头搞点科技升级,结果还没等话说完,美国那边的压力可能就到了。
马来西亚通讯部的张副部长五月十九号在活动上宣布跟华为合作,第二天他们官网就删掉了所有提到华为的内容。这事让很多外媒都注意到了,彭博社的文章里说他们办公室可能一整天都在改文件,最后连解释都没有。过几天马来西亚又发了个声明,说这个项目其实是他们本地公司和华为谈的,国家并没有参与。
其实东南亚国家都挺难的,像马来西亚这种夹在中美之间的小国,都想两边都不得罪。美国甲骨文公司也在当地建数据中心,准备用英伟达的高端芯片,但之前美国对东南亚限制芯片出口,配额根本不够用。马来西亚可能是想通过跟中国合作拿到更多芯片,但又怕美国不高兴。
华为这次的合作涉及昇腾芯片,这个芯片本来就是中国自主开发的。马来西亚那边找了家叫Skyvast的本地公司负责运营,说服务器和数据都留在他们自己国家,中国企业只卖设备和软件。虽然后来马来西亚又否认是国家级项目,但很多业内人士觉得这项目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让马来西亚在东南亚的AI领域领跑。
现在问题来了,马来西亚表面上跟华为合作,又说要遵守国际最高标准,但他们口中的国际标准到底是什么?最后解释说是世贸组织的规则。但美国的长臂管辖明显违反了国际贸易原则,马来西亚这时候表态,可能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
马来西亚人其实挺精的,他们知道美国公司就算在当地建数据中心,核心技术和管理也不会交给当地人。跟中国合作的话,至少能拿到完整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华为之前在东南亚其他国家也做过类似项目,都是设备卖给当地公司,不干涉运营,这模式对马来西亚来说可能更划算。
最近经济新闻提到,马来西亚这个数据中心有三个股东,华为、中国DeepSeek公司和他们的Skyvast。马来西亚自己出钱建基础设施,中方提供技术和芯片,最后运营权完全在本地公司手里。这种模式让马来西亚既能发展科技,又能避免过多依赖任何一个国家。
不过美国的新规定确实让其他国家头疼。比如印度也有类似情况,他们想发展本国芯片产业,但技术还是得看美国脸色。越南前段时间因为美国的芯片管制,很多半导体工厂都没法满负荷生产。
回到马来西亚这件事,他们短期内可能还会继续跟中国公司合作。毕竟建数据中心需要现成的技术和设备,美国那边虽然答应给配额,但到底能拿到多少还是未知数。而且现在很多东南亚国家都发现,美国的承诺有时候靠不住,反而中国的技术现在更实在。
现在网上有人说马来西亚是在耍两面派,但其实这些小国不得不这样。他们要是站在美国那边,可能拿不到好的合作条件;要是太靠近中国,又怕被扣上不遵守国际规则的帽子。这种情况下,找些本地公司当挡箭牌,把项目说成民间合作,可能是他们自保的方式。
最近有消息说,马来西亚计划在年底前再考察几个中国科技公司,可能继续采购设备。不过美国商务部可能会继续施压,他们现在对华的技术管制越来越严,连带影响其他国家。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逼着更多国家开始寻找替代方案,比如采用开源芯片架构,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
总的来说,马来西亚的这次合作风波,暴露了当前国际科技合作的复杂局面。小国在大国博弈中夹缝求生,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平衡外交,搞得跟走钢丝一样。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更关心的是这些数据中心建起来后,能不能真给生活带来改变,而不是背后的政治游戏。
事情可能还会变,但眼下看来,马来西亚暂时没打算完全放弃跟中国合作。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发展科技总得找靠谱的伙伴才行。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