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退退退!曾经说过永不言弃的孙杨接连退赛 职业生涯或已经结束了

朱俊霞 · 昨天 18:30
作为曾经中国游泳队的骄傲和领军人物,孙杨在被禁赛后没有放弃。
去年12月,他带着一身晒成古铜色的皮肤重新站上出发台,泳池里溅起的水花仿佛在说"
1.jpeg



2.jpeg

老朋友回来了"。
全国游泳锦标赛的银牌让不少粉丝激动得直拍大腿,可圈内人知道那场比赛队主力都没来。
直到今年四月的游泳冠军赛,潘展乐、季新杰这些"后浪"们齐刷刷到场,人们才真正看到这位老将的复出含金量。
400米自由泳决赛那天,看台上举着"杨哥加油"灯牌的姑娘把手都拍红了。
孙杨像条剑鱼似的劈开水面,3分47秒53的成绩不仅达标奥运A标,还比他自己预估的快了半秒。
央视解说激动得差点破音:"这哪像34岁老将游出来的!"
可竞技体育的残酷就像泳池里的氯水,刺得人睁不开眼。
800米项目临阵退赛的消息刚出,热搜词条里就挤满了"体力透支""英雄迟暮"的叹息。
更扎心的是200米决赛,当其他选手触壁后都在水里喘气,孙杨却默默摘下泳镜——电子屏上1分47秒81的成绩,让他成了八条泳道里唯一的"吊车尾"。
今天上午的100米预赛,热身区再没见到那个熟悉的挺拔身影。
有眼尖的记者发现,他坐在运动员通道的长椅上,盯着自己布满老茧的脚掌发了十分钟呆。
懂行的教练们都在摇头:"自由泳四个主项全报,这哪是34岁老将该干的活儿?"
当年那个在伦敦奥运会上连夺两金的"大白杨",如今游完400米得扶着池边喘五分钟。
粉丝群里流传着段视频:某次训练课后,孙杨瘫在按摩床上对队医苦笑:"现在恢复时间比小年轻多两倍。
"
这话被路过的00后小队员听见,转头就跟队友嘀咕:"杨哥这是跟谁较劲呢?"
体育总局的数据库不会说谎——中国男子游泳运动员的平均退役年龄是28.3岁。
隔壁泳道的潘展乐,今年刚在多哈世锦赛刷新世界纪录,人家游100米用的力气够孙杨喘两回了。
不过老泳迷们都懂孙杨的心思。
他抖音账号最新一条视频里,背景音乐放着《追梦赤子心》,评论区置顶的是他自己写的:"泳池没盖盖子,什么时候回来都行。
"
这话听着潇洒,可点赞最高的回复是条大实话:"盖子没盖,但水凉啊哥。
"
赞助商们倒是乐见其成,某运动品牌连夜把广告词改成"34岁又怎样?"。
3.jpeg

但明眼人都看出来,孙杨代言的营养剂从"助力夺冠"悄悄换成了"续航持久"。
某位不愿具名的队教练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他现在游的每场比赛,都是在跟地心引力抢时间。
"
这话不假,看看孙杨的日程表:早上针灸理疗,下午水下摄像机抠动作细节,晚上还要泡冰桶——这套流程够年轻人参加两轮集训了。
不过话说回来,能在冠军赛赢他的小将们,哪个不是看着孙杨比赛录像长大的?
季新杰赛后采访时突然冒了句:"杨哥转身时的水花控制,我练了三个月都没学会。
"
这话被截成短视频,播放量一晚上破了500万。
体育论坛里吵翻了天。
有人贴出孙杨禁赛期间在海南冲浪的照片:"早转型当网红多好";
立马有铁粉怼回去:"你见过凌晨四点的省队训练馆吗?他这三年一天都没停过!"
最绝的是某位高校体育教授,他把孙杨的复出数据做成折线图。
那条代表成绩的曲线像过山车似的起伏,配文写着:"每个波峰都是奇迹,每个波谷都是勋章。
"
现在打开孙杨的微博超话,置顶的已经不是比赛集锦,而是粉丝自制的"永不言弃"打卡日历。
有人记录自己考研二战上岸,有人晒出复健成功的诊断书,最火的帖子是个外卖小哥写的:"今天爬了28层楼梯没歇气,杨哥你看我像不像你游400米?"
奥体中心门口的保安老张说了句大实话:"这些天来拍孙杨的记者,比拍冠军的还多三倍。
"
他指着媒体区成排的摄像机:"你信不信,就算他明天宣布退役,这些机器今晚都不会关?"
泳协的内部人士透露,其实有领导劝过孙杨转教练岗。
但据说他听完当场做了50个引体向上,完了喘着气问:"您看我这状态像要退休的吗?"
现在的泳坛后辈们见到孙杨都恭恭敬敬喊"杨哥",可私下都管他叫"泳池活化石"。
这话传到他耳朵里,他倒乐了:"化石好啊,说明经得起时间考验。
"
泳联的官员最近被记者问懵了:"如何看待孙杨复出?"
那个法国老头扶了扶眼镜:"他让我想起了索普,不过中国孙的剧本显然更...跌宕?"说完自己先笑场了。
体育记者圈流传着个段子:有新人去采访孙杨,准备了二十个问题。
结果刚问完"复出最难的是什么",孙杨看了眼计时器:"到点了我得去做理疗",留下菜鸟记者对着满本子问题发呆。
某位跟拍孙杨十年的摄影老哥红了眼眶:"以前拍他比赛,镜头得跟着浪花走。
现在拍他,得盯着眼睛拍——那里面烧着的火苗,比泳池边的镁光灯还亮。
"
不过现实终究是现实。
队医透露,孙杨现在每天要花两小时做关节养护,"他膝盖的磨损程度,相当于普通人六十岁"。
这话被爆出来那天,"孙杨膝盖"在热搜上挂了八小时,评论区成了大型泪目现场。
赞助商活动上,有主持人故意问:"如果时光倒流..."
孙杨直接打断他:"我选择向前游。
"这话被做成金句,在各大体育直播间刷了屏。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巴黎奥运的入场券早就不在他计划里了。
但就像他代言的某款运动手表广告词说的那样:"真正的冠军,从来不是和对手赛跑。
"
现在每次赛前热身,总有小队员偷瞄孙杨的出发动作。
那个教科书般的蹬壁转身,依然能让教练组集体点头——这是二十年功力的具象化。
体育频道的解说词越来越有深意:"我们见证的不是一个运动员的黄昏,而是一个时代的剪影。
"
导播很懂行,每次说到这句都给看台全景——那里坐着从70后到00后的五代泳迷。
孙杨最近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泳池里的水,每一滴都有记忆。
"
这话被印在体校的墙上,下面挤满了签名——有世界冠军的,也有刚学会换气的小豆丁。
某位退役冠军在直播时说漏嘴:"现在队里测速,都拿孙杨当'人肉计时器'。
"
意思是只要游得过他,就算达标。
结果现在全队成绩提了0.3秒,教练组哭笑不得。
知乎上有条高赞回答剖析得很透:"孙杨的坚持,正在重新定义中国体育的'退役'概念。
"
下面跟了三千多条评论,最扎心的是:"我们习惯了看天才横空出世,却学不会欣赏传奇优雅转身。
"
不过这些纷扰似乎与孙杨无关。
有人看见他今早离开场馆时,特意摸了摸出发台的边缘。
那个动作被快门定格,成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压题图。
保安老张说得实在:"甭管游得快慢,人家往那一站,就是块活招牌。
"
这话不假,冠军赛门票预售量比往年涨了四成,黄牛群里都在传:"有孙杨的场次,票价后面得多加个零。
"
体育总局最新发布的报告里,有组数据很有意思:青少年游泳培训报名量在孙杨复出后激增47%。
最受欢迎的课程名字叫"耐力特训班",宣传页上印着句口号:"游不到终点,就学不会起跳。
"
或许某天清晨,当孙杨再次站上出发台时,我们会突然读懂:
那个3分47秒53的成绩单,不仅是数字,更是一封写给时间的战书。
而泳池里泛起的每一道涟漪,都在讲述着永不言弃的中国故事。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