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这个是国家被称为欧洲的沙特:GDP近5000亿美元,人均8.7万美元

KrystleMic · 10 小时前
挪威,冰雪抱着的国家,这几十年有点意思。谁会想到,它竟能成了“欧洲的沙特”,人均GDP甩着世界许多老大哥往前跑。你再瞅瞅它的位置——北极圈边上,天冷极了,白雪一铺就是半年,几乎不是人过日子的地方。说实话,咱小时候以为“北欧”两个字,就是冷,还穷,做什么得裹棉袄。可偏偏,挪威这块地儿,闷声发了大财。
1.jpeg

他们自己也没想到,命运能转个弯弯。从地图上看,挪威跟日本差不多大,但日本朝南,挪威却三分之一趴在极圈外头,每年不下大半年躺冰里。孩子们从牙牙学语那天起,就学会了“冻手冻脚”。这儿冬天不赶早,早上摸个黑出门,你看不见清晨,有时还得踩着积雪,呼出一口白气。衣服厚雪靴重,日子艰难,却又没那么苦——毕竟,雪里的孩子也能笑得开怀。
其实,这块地儿最不缺的是水。那些弯弯绕绕的峡湾,像老人的皱纹,一直延伸到北大西洋,光海岸线就比中国多出两千多公里。你说神奇不神奇?暴雪之后,冰层消融成千细流,顺着陡峭山谷向下,流成一片片湖泊。别人的山山水水用来风景,挪威人则拿它发电。
2.jpeg

说到水电,这才是挪威的底气。有人笑谈:“你们这儿不是石油,是水流带富的。”全国大大小小水电站一千六百座,像盛开的蒲公英点缀各地。你家用的电,九成都直接来自这滔滔江水——是不是觉得有点像科幻片?这里,电费能便宜出花来。
小时候,阿斯塔家门口就有一条小溪,冬天冻成银索,春天一解冻,水流哗哗响。女儿们夜里读书不用担心断电,一盏黄灯陪他们到深夜。这种便宜又稳定的电,让挪威人敢于折腾。大工业应运而生,铝厂、镁厂、冶炼厂,就是靠着一根根电线喂饱的。上世纪挪威还排进全球铝产前列,这背后,是山水间涌出的无声力量。
3.jpeg

但富饶也有限度。你别看电费便宜,吃饭可没那么简单。气候怪冷,地皮冻得透,怎么种地?一年下来,能收几袋粮食都得谢天谢地。北部的人家更苦,收成寥寥,多数都靠放养牲口撑日子——阿斯塔家小时候每逢冬末,母亲会煮炖奶,腌羊肉,拉着兄弟姐妹熬过漫长的冬夜。乳酪是家常,驯鹿是朋友。三口之家挤在小屋喝一壶热牛奶,外头风雪呼啸,屋里却暖融融。
说来也怪,挪威人的聚集很“讲究”。全国一大半人都挤在东南沿海,冻得最轻的那块儿。首都奥斯陆,往日只是峡湾尽头,现在高楼林立、人声鼎沸。偶尔路过城市边的雪原,还有三三两两的拉普人——这是极北处真正的游牧者,赶着驯鹿,在冰原上撒野。他们日子清苦,却自有天地,不与这钢筋水泥世界争抢。说不定夜里火堆旁,老人还低声唱着祖先的歌谣。
4.jpeg

可挪威翻天覆地,真正的转折点还在后头。石油,那是老天爷打翻的金罐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挪威其实还是穷得叮当响。二战后,国家靠着大海边上的航运小买卖、点点渔业、还有点冶金工厂,勉强过活。直到六十年代,北海盆地下油花喷涌,挪威人这才逐渐摸到人生新剧本。
你得想啊,石油刚发现不久,全世界都眼红。挪威人没学别人“人来的钱胡乱花”,他们小心翼翼地攒。油气带来“及时雨”,偏偏这伙北欧人又特别会攒钱——成立了“主权财富基金”,捞的钱不着急花,统统入账,买点世界各地的股票、债券、房地产。每年滚出几百亿美元利息,渐渐变成“投资大拿”。你问现在啥概念?如果把这基金的钱人均一分,每个挪威人能直接领到三十多万美元。一个连冬天都看不到太阳的小国家,成了全球最壕的“业主”。
5.jpeg

当然钱能改善生活,不能让你不寂寞。北欧的长夜很安静。有些人觉得,国家富了,心里反倒空落落的。你看新闻里,说挪威缺点“烟火气”。也许阿斯塔会想起老屋炉边热奶的甜味,也许有人在冰雪中怀念那个“还没富起来”时代的温情。
挪威的故事听着像传奇,其实它的好运气靠自己一步步攒出来的。冰雪、暴风、江河、矿井、油田……里面有全家人一起熬冬夜的温情,也有政府和百姓“慢慢变富”的耐心。
6.jpeg

那么十年后呢?极光还在照耀,孩子们还会在雪地翻跟头吗?等高速发展的世界不再需要那么多石油,极夜下的挪威会不会又默默归于静谧?钱和幸福,雪和长夜,总有各自的重量。人到深夜总要问一声:如果你是他们,会愿意一夜暴富吗?还是会更怀念窗外缓慢落下的雪……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