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印巴冲突霹雳 - 15击落阵风,时隔10天美国才确认有何深意?

红色史令 · 11 小时前
印巴空战里中国霹雳 - 15击落“阵风”引发关注,美国情报厉害却10天后才确认。原因一是怕影响自家AIM - 120声誉,二是惊讶霹雳 - 15性能。美国还借此放大“中国威胁”加速导弹研发,这凸显美国对中国导弹认可度提升,中国导弹已实现后来居上。
1.png

印巴空战霹雳 - 15“一战成名”

印巴空战备受瞩目,中国研发的霹雳 - 15导弹击落法国“阵风”战斗机的消息不胫而走,瞬间引发了全球军事领域的广泛关注。
“阵风”战斗机作为法国的明星战机,在国际军售市场上有着极高的声誉。它具备先进的航电系统、强大的机动性能和出色的武器挂载能力,一直是许多国家梦寐以求的装备。
而霹雳 - 15能够在实战中将其击落,无疑是对其性能的一次有力证明。这一战果让世界各国对中国导弹技术刮目相看,也让中国在国际军事舞台上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png

美国情报延迟确认的背后盘算

美国作为全球军事强国,其情报系统一直以高效、精准著称。然而,在霹雳 - 15击落“阵风”这一事件上,美国却出人意料地在10天后才确认这一消息。这一延迟背后,实则隐藏着美国复杂的战略考量。
美国自主研发的AIM - 120导弹在国际空空导弹市场上占据着重要份额,是美国的拳头产品之一。如果承认霹雳 - 15击落“阵风”的战绩,无疑会对AIM - 120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其他国家在采购空空导弹时,可能会因为霹雳 - 15的出色表现而重新考虑选择,这将直接冲击美国导弹的市场份额和商业利益。
霹雳 - 15采用了先进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这使得它具备更远的射程和更强的机动性。同时,其先进的制导系统能够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大大增强了作战效能。
美国一直以来在导弹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霹雳 - 15的出现让他们意识到中国在导弹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美国。这种技术上的压力让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导弹实力。
3.png

美国借势渲染“中国威胁”的意图

美国在确认霹雳 - 15战果后,迅速借题发挥,开始大肆渲染“中国威胁”。美国政府和军方高层频繁在公开场合提及中国导弹技术的发展,声称中国导弹的崛起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美国此举有着明确的战略意图。一方面,通过渲染“中国威胁”,美国可以为其加大军事投入和加速导弹研发提供借口。通过强调外部威胁,美国政府可以更容易地说服国会和民众增加军费开支,用于导弹等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发和采购。这将有助于美国保持其在军事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其全球军事霸权。
另一方面,美国渲染“中国威胁”也是其地缘政治战略的一部分。通过将中国描绘成威胁,美国可以制造紧张局势来拉拢盟友应对所谓的“中国挑战”,加强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
4.png

美国对中国导弹认可度提升的实质

美国的一系列反应,从侧面反映出其对中国导弹认可度的显著提升。过去,美国一直对中国军事技术的发展持怀疑态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中国的军事能力。然而,霹雳 - 15在印巴空战中的出色表现,让美国不得不正视中国导弹技术的进步。
中国导弹技术的后来居上并非偶然。多年来,中国在军事科研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在导弹发动机、制导系统、材料科学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中国还注重实战化训练和装备测试,确保导弹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发挥出最佳性能。
美国对中国导弹认可度的提升,也意味着中国在国际军事舞台上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强。未来,中国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军事合作与交流。
霹雳 - 15在印巴空战中的成功,只是中国导弹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中国导弹技术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军事支撑!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