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王楚钦从奥运冠军到北大硕士,体教融合的新标杆

朱士芳 · 15 小时前
8月的北京,暑气未消,而中国乒乓球队主力王楚钦正迎来职业生涯的又一次突破。2025年,他以奥运冠军身份通过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的“申请-审核制”,免初试进入复试,最终以86分的专业第一成绩被录取为两年制全日制体育硕士。9月,他将正式开启校园生活,在竞技体育与学术深造之间寻找新的平衡。
1.jpeg

这一消息并非偶然。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体教融合,高校对顶尖运动员的录取政策逐步优化。北大作为国内顶尖学府,早在2021年就开始探索“冠军班”培养模式,而王楚钦的加入,无疑为这一模式增添了新的亮点。他的成功录取,不仅得益于奥运金牌的光环,更在于严格的复试考核——包括专业面试、英语测试和科研潜力评估。
不同于传统的研究生选拔,运动员的学术路径往往更具灵活性。北大的体育硕士项目采用弹性学制,允许学生通过集中授课和远程教学完成学业,甚至将训练比赛折算为学分。这种模式既保障了运动员的职业发展,也为其退役后的转型铺平道路。数据显示,近年来通过类似途径入学的运动员研究生毕业率高达89%,远超普通考研学生,证明这一机制的有效性。
王楚钦的选择,反映了当代运动员对职业规划的深远考量。在竞技巅峰期选择深造,不仅是为了学历,更是为未来铺路。此前,游泳名将李冰洁在北大攻读硕士期间发表SCI论文,成为“学者型运动员”的代表。王楚钦能否在学术领域同样交出亮眼成绩,值得期待。
从赛场到课堂,王楚钦的转型并非孤例。随着体教融合的深化,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开始重视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更影响着中国体育的未来生态。当冠军们不再局限于领奖台,而是走进实验室、课堂甚至管理层,体育强国的内涵也将更加丰富。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