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国葬万人痛哭,“美国去死”的口号响彻首都德黑兰!但哈梅内伊的意外缺席,给这次国葬增添了一丝阴霾。
日前,伊朗为在此次伊以冲突中遇袭身亡的军方高级将领与核科学家举行国葬,数万名伊朗民众参加了此次国葬。
【伊朗为在此次冲突中遇袭身亡的军方高级将领与核科学家举行国葬】
他们先是聚集在德黑兰市中心的恩格拉布广场,并沿着预定路线向自由广场行进。送葬队伍中的民众手持伊朗国旗和遇难者的照片,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在国葬现场,数万民众围绕着运输遗体的车辆痛哭流涕、献花,并用衣服擦拭棺椁,表达他们对牺牲者的敬仰与怀念。在整整60口棺木里,有三十多名伊朗革命卫队的高级指挥官。
与此同时,人群中不断传出“美国去死”“打倒美国”“彻底消灭以色列”的口号。
此次国葬不仅是一次对逝者的哀悼,更是伊朗内部政治生态和形势的一次重要展示。
【在整整60口棺木里,有三十多名伊朗革命卫队的高级指挥官】
尽管伊以冲突期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多次扬言要“实现伊朗政权更迭”,同时不少流亡在外的伊朗反对派也认为,德黑兰在此次冲突中的糟糕表现会动摇哈梅内伊政权的基础,但从国葬的情形来看,伊朗整体的基本盘依然稳固。
然而,此次国葬最引人注目的是,86岁的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并没有出席这一重要场合。
作为伊朗政教合一的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通常会在类似的重大官方活动中露面,如果是国葬,那么他会主持仪式开始前的祈祷环节。
作为伊朗政教合一的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通常会在类似的重大官方活动中露面。
【哈梅内伊通常会在类似的重大官方活动中露面】
但这一次,他却选择了缺席,并且伊朗官方对此保持沉默,不给出任何解释。这不仅是对传统惯例的打破,也引发了外界对于其健康状况及政治动向的广泛猜测。
国葬开始的两天前,哈梅内伊曾发表过面对全国的电视讲话,这也是他自伊以停火后,首次在镜头前露面。镜头前的他看起来没有大的健康问题,加上他过去半年也没有传出什么严重的健康传言,所以健康出问题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当然,86岁的人身体突然出什么问题都不令人感到意外,这里不能完全排除这一可能。
其实更有可能的是安全考量。以色列在发起军事行动的第一天便“斩首”包括革命卫队司令、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等多位伊朗军政大员,随后内塔尼亚胡更是放出“若不是特朗普反对,他便会干掉哈梅内伊”这种狠话。
后来随着局势的升级,甚至特朗普自己也多次强调“美国和以色列掌握哈梅内伊的位置”,并且随时有能力对其进行“斩首”。
【以色列在发起军事行动的第一天便“斩首”多位伊朗军政大员】
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可能只是在“诈”伊朗,但现在伊朗不可能赌这种可能——如果哈梅内伊真的发生意外,内部派系斗争激烈的伊朗,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政治动荡。
多个消息来源指出,哈梅内伊在伊以冲突的12天内,一直躲避在地下掩体内,并切断外界的一切电子通信,以防止被定位。哈梅内伊只通过一名亲信与外界联络,尽管决策效率很低,但也只能这么做。
尽管现在伊以停火了,但至少在哈梅内伊看来,安全警报尚未解除,来自以色列的暗杀威胁依然存在。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哈梅内伊这次缺席可能是“伊朗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暗示着伊朗高层政治格局可能出现新的变化。
《纽约时报》此前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由于在冲突期间哈梅内伊一直躲在地下掩体里,较少参与政府和军队的政策,因此伊朗军政高层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派系斗争。
消息人士称,主张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冲突、由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领导的鸽派在此次斗争中占据优势,他还得到了新任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穆萨维的支持。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哈梅内伊本人缺席,但他的高级顾问——阿里·沙姆哈尼确实在场。此前有传言称沙姆哈尼遇袭身亡,后来又有消息称他丢了一条腿才保住了命。
【从现场照片来看,沙姆哈尼的腿脚的确有问题,拄着一根拐杖】
从现场照片来看,沙姆哈尼的腿脚的确有问题,拄着一根拐杖。但即使这样,他依然要出席此次国葬,既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死,更是要告诉广大伊朗民众,以及一些“图谋不轨”的人:哈梅内伊依然在这里,他才是说了算的最高领袖。
不论哈梅内伊究竟是因为身体不好,还是出于安全考量或其他原因缺席此次国葬,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86岁的伊朗最高领袖未来出席公开活动的次数只会越来越少。
而与此同时,他对伊朗政坛的控制能力也会逐渐降低,而鸽派和鹰派谁能在接下来的派系斗争中获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伊朗在“后哈梅内伊时代”的命运。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