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危机!越南在柏礁疯狂造岛,面积超永暑岛,3000米机场现雏形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中国南海禁渔令施行还不到半个月,越南方面就按捺不住了。他们多次提出抗议,还煞有介事地向中方递交照会。
可仔细想想,我们在自家海域实施禁渔举措,跟他们能扯上什么关系呢?
追根究底,问题还是出在南沙岛礁主权归属以及专属经济区的划分上。
近些年来,越南在南沙群岛可没少耍小手段。在岛礁上大兴土木,又是修建码头,又是建造房屋,甚至还弄出了直升机停机坪。
然而,这些岛礁本就是被非法侵占的,相关方在上面进行所谓的“民用建设”,实则是妄图将这些岛屿永久据为己有。
中方对他们的企图心知肚明。此次出台的禁令,意义远不止于管控过度捕捞行为,更是在国际层面宣示中国对这些岛礁及其周边海域的主权。
中国在南海的建设与维护工作投入巨大。经过不懈努力,重点岛礁的填海造陆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效。
2016年,我国在南沙群岛完成了美济岛、渚碧岛和永暑岛三大岛的填海造陆工程,这三座人工岛的陆地面积远远超过周边国家所侵占或开发的岛礁。彼时,越南和菲律宾在南沙群岛侵占了不少岛礁,然而这些岛礁的陆地面积普遍较小,整体体量仅相当于中国三大岛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一成就无疑让我们倍感自豪。
南沙群岛的造岛工程面临着诸多困难,其技术难度和工程规模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巨大挑战。因此,当时不少人认为,以越南和菲律宾的技术水平与国力,未来很难打造出像美济岛这样规模的大型人工岛。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到十年时间,越南就在南沙群岛填海造出了可与我国南沙三大岛相媲美的人工岛。其中,建设力度最大的柏礁,其人工岛面积已正式超越永暑岛。
南沙群岛再度出现一座大型岛屿设施,不过其主权并不归属中国,这一情况引发了外界的震惊与无奈。更值得关注的是,越南在柏礁上建成了一座现代化战略机场,该机场的跑道长度约达3000米,规模与永暑岛的机场相当,具备起降运 - 20级别大型运输机的能力。这是越南在南沙群岛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机场。相较之下,南威岛上的机场跑道长度仅约1200米。
在南沙群岛那230多个岛礁之中,柏礁的战略价值堪称最为突出,其综合价值与永暑礁不相上下。从地理位置这一维度来看,永暑礁占据着南海航道与南华水道交汇的关键位置,相较柏礁更具优势。
不过,柏礁的礁盘规模十分可观,其礁盘绵延长度达28公里,中部最宽处有3.5公里,总面积为66.4平方公里,礁坪面积更是达到了49.5平方公里,远远超过永暑礁。目前,永暑礁上已建成一座面积为2.8平方公里的人工岛,其周边较浅的礁坪资源已基本耗尽,可填海造陆的空间所剩无几。
鉴于柏礁面积广阔,越南在该礁的填海造岛工程采取了多点同步推进的策略,具体在三个区域同时开展施工。该工程最终将构建起一个主岛搭配两个小型岛屿的布局。在填海造陆面积方面,越南于2022年完成了约0.15平方公里的填海作业;至2023年,填海面积显著增长,超过了1平方公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更是突破了1.67平方公里的大关。而展望2025年,预计主岛的长度将延伸至4.3公里以上。
除主岛外,另外两座小岛的填海造陆工程推进速度极快。在东侧航道周边,一座人工岛已基本成型,其面积约为 0.3 平方公里,与中国南沙群岛的华阳岛面积相近。而位于南侧的小岛,处于原先高脚屋所在位置,目前正在开展航道疏通工作,并同步进行大规模的填海造陆作业。待这三座岛屿全部建成后,其总面积将正式超过我国南沙群岛的永暑岛。越南采取的多点造岛布局策略,从客观上彻底阻断了中国进驻该礁盘的可能性。
就柏礁的礁坪面积而言,其具备近乎无限的扩建潜力,这一情况着实令中国深感棘手。尤为令人担忧的是,柏礁一旦完成建设,极有可能给中国带来三个重大难题。
第一,越南军事部署重心向东偏移,愈发逼近南沙群岛核心区域
此前,越南在南沙群岛的军事指挥中心设于南威岛。该岛上配备有一座小型机场,驻军规模约 500 人。不过,从军事价值层面来看,南威岛相对有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柏礁建成后,其面积将远超南威岛,达到南威岛的十倍之多,并且还规划建设了大型机场。
需明确的是,南沙岛礁距离大陆十分遥远,岛礁上是否有机场,其军事价值有着天壤之别。若岛礁上有机场,便可作为快速军事部署以及对附近岛礁进行支援的关键支点。此前,南威岛上的机场跑道长度仅有 1000 多米,仅能满足轻型飞机的起降需求。而如今,柏礁已建成一条长度超过 3000 米的战略机场,这使得其在货物中转以及可达性方面,与过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柏礁更靠近越南侵占的南华礁、毕生礁、无乜礁等大型岛礁,一个容量十倍于南威岛的大型军事基地必定会有更多驻军和军事设施,且位置更靠近南沙岛群核心位置,对中国威胁不可谓不大。
第二,越南即将启动大规模移民计划
中国南沙岛礁长期以来主要作为军事用途,并未向民用领域开放。而越南在相关岛礁问题上,秉持着与中国不同的理念。越南由于自身陆地空间有限,在南沙岛礁上采取了大规模移民的举措。越南不仅将普通民众迁移至岛礁,还在岛上修建寺庙等各类设施,甚至安排大量僧侣迁入。若非南沙岛礁实际面积狭小这一客观限制,越南极有可能将数以万计的渔民和平民迁移至这些岛礁之上。
如今,柏礁的面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岛上处处可见建筑工地。一旦建设完成,越南极有可能再次实施大规模移民计划。届时,岛上平民数量众多,这无疑会给中国后续在相关主权问题上的举措带来诸多掣肘,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
第三,海量越南游客涌入南沙
越南每年都从国家层面鼓励民众到南沙旅游,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越南就不时拉普通民众去南沙岛礁参观、搞所谓“爱国主义教育”,试图加强领土诉求的合理性。
2015年时,越南《青年报》曾有报道,胡志明市政府指示相关部门针对南沙群岛旅游的可行性展开深入研究,并要求相关部门尽快提交研究报告,以确保南沙旅游项目能够如期启动。
然而,越南在推进这一旅游项目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少困难。一方面,越南本身就位于热带地区,其海岸附近岛屿的自然风光与南沙群岛颇为相似,导致民众对前往南沙旅游的积极性并不高。另一方面,前往南沙群岛的交通通达性极差,若乘坐邮轮穿越南海深海区前往,小型邮轮难以抵达,而大型邮轮又无法在南沙群岛停靠,这也使得该旅游项目始终未能取得成功。
上述提及的诸多缺陷,随着柏礁建设的推进都将迎刃而解。柏礁若开展大型港口建设,可满足邮轮停靠需求;建设大型机场后,越南民众便能直飞柏礁旅游。值得一提的是,越南民众对柏礁这一超级工程兴趣浓厚,一旦建成,南海处处可见越南人的身影绝非夸大其词。
以旅游为手段来强化主权声索的合法性,这一做法并不罕见。越南这般操作,不仅无益于地区局势的稳定,更无法改变南沙群岛属于中国这一铁定事实。然而,若南海到处是越南人,对我国宣示主权将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要破解中国当前面临的这一困境,中国有必要向民间资本开放南沙群岛。越南政府若挑衅中国,中国政府自会应对;若对方以军队挑衅,人民解放军定会严阵以待;若越南民众挑衅,我国也可发动民众应对。难道14亿中国人还会惧怕越南1亿多人吗?
中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洪农指出,当前中国在处理海洋争端时,往往优先选择通过双边或多边协商途径来解决。但她同时也着重强调,中方需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更严峻挑战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在法律层面。在我看来,造岛以及吸引更多中国人前往南海开展活动,才是最具力度的应对之策。实在难以想象,若中国不进行造岛工程,南沙群岛将会呈现何种景象。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