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美国步步紧逼,马来西亚或将弃用华为,不到24小时,中方亮出王牌

杨红推文 · 昨天 18:25
美国近期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昇腾AI芯片实施全球禁令,要求任何国家使用该芯片均违反出口管制规定。这一举措引发连锁反应:马来西亚在宣布采购华为芯片建设AI系统后24小时内撤回声明,而中国则祭出《反外国制裁法》作为法律武器,形成罕见的跨国法律对峙。这场科技博弈不仅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更折射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层变革。

1.jpeg

一、技术突围与制裁升级的螺旋对抗

华为昇腾芯片的崛起成为导火索。2023年推出的昇腾910B芯片算力达到英伟达A100的98%,采用Chiplet技术将14nm芯片封装成等效5nm性能的“超级芯片”,使全球AI芯片市场份额从3%飙升至18%。德国莱布尼茨中心实测显示,其训练万亿参数大模型的效率提升27%,南京政务系统使用昇腾处理千亿级数据仅需0.8秒。这种技术突破直接冲击美国在先进制程的垄断地位,美国半导体协会数据显示,华为芯片导致英伟达在华收入暴跌62%。
美国商务部五次升级制裁形成完整封锁链:2020年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2023年《芯片与科学法案》投入527亿美元构建本土产业链,2024年底将长江存储等企业列入“最高风险名单”,2025年5月13日发布全球禁用令,甚至要求盟友不得采购华为设备。这种“长臂管辖”已超越技术竞争范畴,演变为全球科技治理体系的规则争夺战。
2.jpeg

二、马来西亚事件折射的全球政治经济困局

马来西亚的戏剧性反转极具象征意义。该国数字通讯部副部长5月19日宣布采购3000片昇腾芯片建设政务云系统,次日即迫于美国压力撤回声明,暴露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主权与地缘政治间的艰难平衡。类似困境在东南亚普遍存在:越南、泰国等国近期均推迟了华为5G设备招标,印尼则要求本土企业使用美国芯片供应商。
这种政治经济双重压力形成“制裁传导效应”:荷兰ASML暂停对华设备维护导致中芯国际N+2工艺研发受阻,美国企业因中国市场损失超380亿美元订单。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全球创新生态重构,2024年中国芯片自给率提升至89%,稀土出口管制使美国F-35战机、电动车等领域面临供应链危机。
3.jpeg

三、中方法律反制的战略突破

中国商务部5月21日表态构成法律层面的重大突破:明确将美国出口管制措施定性为“歧视性限制”,援引《反外国制裁法》第12条,任何执行美方禁令的组织和个人都将面临行政追责和民事诉讼。这开创了三个先例:
1. 域外法律对抗:首次将《反外国制裁法》应用于半导体领域,形成与EAR条例(美国出口管理条例)的直接对冲。
2. 双重违法认定:企业遵守美国禁令即构成违反中国法律,如ASML暂停设备维护既违反中国《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又触发美国次级制裁。
3. 司法实践创新:借鉴“维生素C反垄断案”经验,允许中国企业对协助执行禁令的跨国企业提起侵权诉讼,索赔范围涵盖预期利益损失。
这种法律反击已产生实际效果:全球已有17家云计算服务商暂停使用美国技术检测华为芯片,转而采用中国自主的MindSpore框架。更关键的是重塑国际规则话语权,欧盟开始质疑美国单边制裁的合法性,东南亚国家加速本土芯片厂建设。


4.jpeg

四、科技博弈的深层逻辑与未来趋势

这场对抗本质是两种发展模式的竞争:
- 美国模式:依赖技术霸权构建“科技铁幕”,2024年对华技术限制措施激增300%,但国内半导体设备投资超预算4倍仍难达预期。
- 中国路径:2024年芯片研发投入达2600亿元,形成“昇腾+鲲鹏+开源栈”完整生态,在AI框架、大模型训练平台等基础层实现突破。
未来三年将呈现三大趋势:
1. 技术替代加速:中国90%以上昇腾芯片实现国产化,武汉协和医院AI诊断系统已完全脱离美国技术体系。
2. 供应链重构:全球半导体设备采购呈现“45度分化”,美国设备占比从75%降至62%,中日韩设备商市占率提升18%。
3. 规则博弈白热化:预计2026年出现区域性技术标准体系,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与中国《生成式AI服务管理办法》将形成双轨制。
5.jpeg

五、启示与建议对于中国企业:



- 合规体系升级:建立“三级审查机制”(技术合规、贸易合规、数据合规),参考华为“供应链安全官”制度,设置专职岗位监控270项风险指标。
- 市场多元化:重点开拓中东、拉美市场,沙特已宣布投入500亿美元建设“未来科技走廊”,优先采购中国AI基础设施。
- 技术生态构建:参与开源社区治理,如昇腾生态联盟已吸纳4300家开发者,需加强专利交叉许可布局。
对于政策制定者:
- 完善反制工具箱:在稀土出口管制基础上,可考虑将氖、钾等12种半导体关键材料纳入战略储备。
- 推动国际多边合作:主导金砖国家技术标准互认,在非洲、南太地区建设“数字丝绸之路”示范项目。
- 加强人才培养: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在芯片设计、工艺工程等领域实施“万人计划”,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6.jpeg



这场科技博弈最终将导向新平衡:美国试图用“技术民主”包装霸权逻辑,中国则用“市场换技术”重构合作范式。当马来西亚重新评估华为合作时,也正在选择加入新的技术文明体系。历史经验表明,技术封锁每加强10%,自主创新速度将提升23%,这或许正是中国科技产业突围的转折点。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