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防空防空,十防九空!印巴冲突再复盘,这句话必须送给巴基斯坦

装甲铲史官 · 昨天 21:38
前言
本轮印巴冲突自2025年5月初爆发以后,巴基斯坦空军战机先后击落多架印军战机,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在冲突后期,多个巴方空军基地遭印方远程导弹袭击,造成一些人员与装备、设施损失。其中就有部分基地处于HQ-9BE等巴方自中国引进的地空导弹系统保护范围之内,引发外界对中国产防空系统性能的质疑。要回应这些质疑,我们得先聊聊拦截导弹的地面防空作战这件事。
1.png

■在本轮印巴冲突中遇袭受损的巴基斯坦博拉里空军基地萨博-2000预警机机库。
一、巴军地面防空火力
在2021年珠海航展上,国产HQ-9BE地面防空导弹系统首次公开展出,其公布的最大拦截斜距达260千米。巴基斯坦很快就在同年引进了该系统。虽然早期传闻巴方采购的是“猴版”,但从此次印巴空战的中式弹药表现来看,HQ-9BE在性能方面应该并未缩水。
2.png

■巴军方2021年在卡拉奇陆军防空中心举行的HQ-9BE地面防空导弹系统服役仪式。
由于巴基斯坦国土面积不算很大,因此有说法称,只需4套HQ-9BE即可满足巴方国土防空的需求。目前,至少有1套HQ-9BE部署在卡拉奇方向、2套部署伊斯兰堡方向,辅以至少6套LY-80中程防空导弹系统(基于HQ-16的出口型号),虽与网友设想的HQ-9BE“一字长蛇阵”有所差异,但也能覆盖大部分印巴接壤的前沿空域。
3.png

■巴方装备的HQ-9BE防空导弹运输车。
在本轮印巴冲突初期,HQ-9BE曾有所建树:5月9日,巴方称HQ-9BE成功拦截一枚印度方面S-400发射的40N6防空导弹。但仅过了一天,就有包括距卡拉奇约130千米、理论上属于HQ-9BE覆盖范围之内的博拉里基地在内的5个巴空军基地遭袭。
4.png

■5月10日遇袭的5处巴方空军基地位置示意图。
二、布拉莫斯为何难防?
从空袭情况来看,巴方博拉里空军基地距离最近印巴边境线约127千米。考虑到规避巴方远程火力打击等因素,理论上参与空袭的印军“布拉莫斯”超声速巡航导弹发射平台需与边境保持一定距离,只有采用高-低弹道(否则全程低空飞行其射程仅有120千米)才能保证足够射程(最大射程为450km的“布拉莫斯-ER”在2021年首射失败至今仍未列装),在这种情况下该弹巡航速度约为2.2马赫。既然此前更高速度的40N6(超过3马赫)HQ-9BE都能拦截,为何拦不下“布拉莫斯”?
5.png

■印军“布拉莫斯”超声速巡航导弹不同弹道飞行剖面示意图。布拉莫斯导弹有两种攻击模式,一种是全程低空飞行,这种最不易发现,但射程较近。另一种就是采用高-低弹道,这种模式下射程就比较远。
实际上,为了节省能量,40N6在中段飞行时采用的是几乎不做机动的抛物线弹道,相当于一架快速爬升、路线呆板的小飞机;加之在冲突爆发前,巴方有针对性地将HQ-9BE部署于印度S-400对面方向,想要拦截其发射的40N6,只需精准算出弹道交汇点即可。简单点说,就是40N6导弹虽然飞行速度快,但中段飞行时弹道简单能够很好预判。
6.jpeg

■掉落在巴方境内的印军S-400系统40N6防空导弹残骸。
7.png

但在拦截“布拉莫斯”时,局面则完全不同。布拉莫斯导弹发射时远离巴基斯坦HQ-9BE防空系统部署地,而且其飞行时高低弹道组合,让防空系统并不容易做计算拦截交汇点,当布拉莫斯导弹进入飞行末端的时候,还会降低高度进行低空飞行,直至最终发起俯冲攻击。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布拉莫斯导弹属于超声速巡航导弹,HQ-9BE防空系统的最大拦截斜距只是针对飞行速度在1马赫左右,飞行高度在1万多米的飞行器这类最理想拦截目标,面对布拉莫斯时,其最好拦截的阶段是在其巡航阶段,但依然由于该弹飞行速度快且飞行高度高(高度可达15000米),这就使得HQ-9BE的拦截范围缩小了很多。
另外此次HQ-9BE在很大程度也吃了部署位置的亏:由于博拉里空军基地本身与卡拉奇方向部署的HQ-9BE防空系统直线距离超过110千米,再加上与边境的距离,导致印方“布拉莫斯”导弹在越过边境线时已处于拦截范围的边缘,拦截该距离上飞行速度更快的“布拉莫斯”导弹自然是相当吃力。而在“布拉莫斯”逐渐逼近博拉里基地、直到末端降低高度前的时刻,也就成为HQ-9BE仅剩的且又稍纵即逝的拦截窗口。
事实上,布拉莫斯导弹的原型P-800“缟玛瑙”超声速反舰/巡航导弹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也同样不错。
2024年8月20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亚历山大·瑟尔斯基在向乌克兰全国地方行政大会作报告时,对乌军防空体系自2022年2月24日战争爆发,到会议召开前约两年半以来的作战情况,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说明。其中关于P-800“缟玛瑙”超声速反舰/巡航导弹在防空拦截作战中共记录211枚,拦截12枚,拦截成功率为5.69%。未被拦截的199枚导弹中,有161枚击中民用目标,占比80.9%;另外38枚击中军事目标,占比19.1%。详细情况可参看装甲铲史官付费文章《【万字长文】战例研究:用数字揭示乌克兰防空体系的实际效能》。
8.png

■博拉里基地与卡拉奇、印巴边境线位置示意图(黄线为HQ-9BE向博拉卡基地至印巴边界线方向最大拦截斜距示意)
9.png

■掉落在巴方境内的印军“布拉莫斯”超声速巡航导弹残骸。
三、低空拦截,“看得到”同样重要
拦截印军战机发射的“斯卡普”空射巡航导弹时情况更为复杂。“斯卡普”空射巡航导弹是世界上第一款隐身巡航导弹,而且可全程低空飞行。目前HQ-9BE防空导弹对这类低空飞行的高亚声速目标虽然能够进行拦截,但受制于地球曲率影响,仅靠防空导弹系统自身的雷达发现低空目标的距离不足100千米,想成功拦截低空目标就必须要“看得到”。巴基斯坦自身有预警机装备,但“斯卡普”空射巡航导弹是一款隐身的,且超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要做到有效探测很不容易。
10.png

■巴空军装备的萨博-2000预警机。
除了负责导引接战的雷达外,防空导弹自身也面临“看”的问题。受地面杂波、多径散射等因素影响,HQ-9BE这种远程防空导弹的导引头与无线电近炸引信,在靠近地面的低空环境下会较海面与高空环境产生更大的测角误差。同时,防空导弹战斗部破片的衰减速度也会较中高空更为明显。早在2009年,国内即有研究表明,在对付巡航导弹这类体积小、超低空的高速目标时,会大幅度降低防空导弹对目标的毁伤效率。面对“斯卡普”空射巡航导弹这类低RCS特征的目标,无论是防空导弹导引头还是近炸引信所面临的不利因素都会更多。
11.png

■落入巴方境内的印军“斯卡普-EG”空射巡航导弹残骸。
而针对“斯卡普”这类“低、小”目标,国内一方面在推进针对不同高度、速度、体积等目标特征的自适应引信;另一方面也试图从HQ-7B等型防空导弹开始逐步推广破片束更加集中的聚焦战斗部,以确保防空导弹面对不同目标下都能有足够的引战效率。
12.png

四、巴军的末端防空还能抢救么?
实际上针对“斯卡普”、“布拉莫斯”、各类巡飞弹等弹药,地面防空火力也并非束手无策。然而印度方面在5月10日对巴的空袭,明显暴露出巴方要地防空的另一漏洞:末端拦截能力薄弱。
长期以来,巴空军都可用囊中羞涩来形容,且有限的军费也是重点给了战机部队。事实上,整个巴军的地空导弹部队都是长期处于“放养”状态。直到本世纪头十年,最先进的防空导弹还是数量极为有限、射程仅20千米的斯帕达-2000,其采购数量甚至连一个空军基地都匀不到一套。除此之外就是上世纪采购的爷爷辈HQ-2、伯伯辈法制“响尾蛇”防空导弹。时至今日,大部分巴空军基地末端拦截手段只有35毫米高炮与便携式防空导弹。面对“斯卡普”、“布拉莫斯”等新一代对地打击弹药,上述手段虽不能说毫无作用,但也称得上是“十防九空”。
13.png

■巴空军装备的斯帕达-2000地面防空导弹系统。
其实,在2008年巴基斯坦防务展上,巴方即对参展的陆盾-2000防空系统很感兴趣。该系统若能列装,理论上能大幅提高巴方要地的末端拦截效能。即便是立足现有条件,巴方也不是毫无办法。比如巴基斯坦陆军采购的具有一定空地弹药拦截能力的FM-90防空导弹。但前者受制于预算因素,十多年来巴方也只能是想想;后者且不论不同军种之间的协调问题,其装备数量为巴基斯坦军一级指挥所提供防空掩护都捉襟见肘。
14.png

■陆盾-2000近防系统。
15.png

■巴陆军装备的FM-90近程地面防空导弹系统。
结语
此轮印巴冲突中,巴军在中式武器加持下取得战术性胜利。然而印巴双方国力存在客观差距,巴方国土防御纵深不足,加之经济财政长期处于困境,巴方防空体系能维持住现有状况已属颇为不易。其中所暴露的问题,远非引进一两种新武器就能解决。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